甘棠街道:千亩李花别样开山川花海迎客来
春来河川披白毯,千亩李花竞相开。近期天气转暖,陕州区甘棠街道苍龙涧河川的3500多亩李子树进入开花授粉期,洁白如雪的花朵绵延起伏,与丘陵川塬相映成趣,村民们在花间树下耕地,一派繁忙景象。
3月26日,在甘棠街道柳林村的2200亩李子种植示范园,成片的李子花如地毯般铺展,桃花、连翘花点缀其间,与独具特色的田间围栏、基地道路、人文景观和涧水河流,构成一幅诗意山水、陌上花开的田园风景图。
目前,以柳林村为核心的甘棠李子产业带已辐射周边新庄村、指望村发展李子产业,形成“多村联动、联村成片”的产业格局,让“小农户”抱团闯“大市场”,年人均增收1.8万元。他们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构建“支部+合作社+社员”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运用1134”发展模式,考察引进法兰西、蜂糖李等十余个李子新品种。同时计划建设标准化加工厂,开发李子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联合周边的指望、新庄、新桥等村打造“甘棠李子产业带”,依托苍龙涧河水系资源和尤大路景观带建设,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形成“春季踏青赏花、夏季体验采李、秋冬休闲度假”的文旅消费新格局,从“赏花经济”到“甜蜜产业”,以“美丽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每到成熟季,满载李子的货车从这里跨越山河,驶向辽宁、青海等二十余个省市,成为各地客商争相预订的"阳光金果"。
产业发展,科技为先。在柳林村李子新品种培育基地,大棚里正孕育着未来的希望。2024年,村里引进社会资本15万元,建成占地43亩的李子新品种培育基地,试种甜度高、耐储运的蜂糖李,并培育优质果苗11万株,为产业发展增添后劲。
如今的苍龙涧河川,每当暮色降临,花海深处的村庄亮起点点灯火,与繁星交相辉映。从"荒山坡"到"金银坡",从"输血"到"造血",村民们正以李子为笔,在豫西黄土塬上书写着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崭新篇章。一朵朵李花不仅绽放出春日的绚烂,更结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成为新时代农村蝶变、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记者:武琦锦见习记者:马得嘉)
张汴乡:厚植陕塬沃土共绘振兴华章
3月22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与陕州区张汴乡举办“厚植陕塬沃土,共绘振兴华章”植树节主题活动。活动通过植树共建与文旅发展主题座谈,深化校地合作。
上午,陕州区文旅局及张汴乡领导、清华大学河南校友会代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学生代表共同栽种生态林,完成树木认养授牌仪式。活动以植树绿化为纽带,搭建起校地资源对接平台,为后续产业合作奠定基础。
在“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座谈会上,张汴乡党委书记邓丽敏系统介绍当地资源禀赋,强调张汴乡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亟需通过农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潜能。河南省地质研究院主任、科普作家李学问、河南文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慧萍、三门峡虢都旅行社研学项目负责人卢芳、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校方站长及陕州区文旅局副局长白艳丽共同围绕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建言献策。
座谈会初步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包括开发特色研学课程、落地创客中心等。邓丽敏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推动校地资源精准对接,助力张汴乡构建“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新范式。(张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