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州动态 > 正文

【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大营镇:产业兴旺钱袋鼓 乡村治理增质效

发布日期:2025-04-02 08:26     字体:

  陕州区大营镇认真落实省委“五基四化”总要求,因地制宜加强和探索乡村治理能力,积极推行“产业+乡村治理”模式,以产业增效、乡风增善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乡村善治新路径。

  11.png

  高效农业扩版图,“双绑”带动促增收。该镇党委坚持求真务实,深谋细研,反复调研论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确定“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产业发展思路,注重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阳光玫瑰葡萄种植2000余亩,年产值1.1亿元。引进葡萄新品种13个,重点培育森源、绿城等4个专业合作社及10个家庭农场,新增种植面积300亩、采摘园23个,人均年收入同比增长5.56%。持续为种植大户优先提供土地流转、技术培训、协调保障等优质服务,聚集产业发展力量,为乡村善治“解密增能”,让基层治理的“朝气”更盛。

  文旅融合强链条,就业稳岗惠民生。将干部资源、人才资源向“文旅康养产业”和“现代特色农业”集中倾斜,成立温泉商会,新建提升温泉酒店29家,带动就业3000余人,创收1.5亿元;探索“农文旅”融合产业振兴新路径,引入社会资本600万元,建成吕家崖休闲农场,营业仅6个月吸引黄河“金三角”游客达3万余人,已成为沿黄“打卡地”、研学“体验地”和特色农业“示范区”,有效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为实现治理有效提供重要激励,让基层治理的“底气”更足。

  22.png

  创新机制善治理,乡村文明吹新风。产业兴,钱袋鼓,该镇坚持把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有效融合,积极与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接,成立“党建+”博士生工作站,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注入新活力。探索“党建+网格+大数据+微治理”,因地制宜在8个行政村细分微网格178个,选优配强网格队伍,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了”,创新“智慧辛店”小程序,用“二维码”实现信息公开和网格化治理,提升服务效率。创新“1345”工作法,依托一个网格体系、三项机制、四支队伍、五大服务,让治理更便民。截至目前,化解处理矛盾纠纷52起,办理实事好事122件,开展各类活动15场次,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让基层治理的“人气”更旺。(来源:陕州组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