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陕州 > 陕州党史 > 正文

北京解放军医疗队在陕县

发布日期:2018-05-23 08:23     字体:

1965626,毛泽东主席作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之后的1966年至197610年间,全国各大城市的大批医疗卫生工作者、医学院校毕业生和解放军医疗工作者响应号召,满怀激情,分批分期,义无反顾地奔赴广大农村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为解除群众疾病痛苦、培养卫生技术人员、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北京解放军医疗队65分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派进陕县的。

1971830,解放军医疗队65分队从北京进驻陕县。医疗队由解放军301304305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有内外科、中医、妇儿科、传染病、烧伤、预防、药物学等专业医师和护理员。他们遵照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到山区农村送医送药,开展新医疗法,培训农村卫生队伍,巩固合作医疗,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支持地方工作。这支医疗队共有22人,除队长罗淑兰、指导员张相麟和副队长崔焕子医师年龄较大外,其余19位女队员年龄多在25岁以下。

医疗队到陕县后,县革委会向医疗队介绍了陕县情况,指派县文教卫生局负责同志陪同。初到几天,医疗队先在县医院协助医院为患者做手术230例。接着于96日到深山区宫前公社岳家沟、池芦等村,197216日到宜村公社王村大队,至88日离开陕县,历时近一年。所到之处,在各级革委会的支持下建起简易手术室,进行各种手术300余例。广大群众慕名就诊者络绎不绝,共诊疗各种疾病9万余人次。开办中草药炮制室,自采自制各种丸、散、膏、丹4400余斤。整顿发展合作医疗39个,建立社、队卫生室14个,先后4次培训农村卫生人员510人,使陕县一大批赤脚医生迅速成长,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为陕县广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生力量,当地群众热烈称赞北京医疗队为他们培养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至今,当年受培训的许多农村医生还坚守在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岗位上。

解放军医疗队在陕县期间,积极投入农村卫生事业,践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为解决陕县农村地区缺医少药问题、解除广大老百姓病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队员龚洪英在宫前公社采药时,滑落山崖,受伤昏迷,苏醒后不顾伤痛坚持采药。在开展新针新医疗法时,队员们在自己身上试针,为聋哑患儿医治顽疾,取得明显疗效。宫前公社明山村二十亩地自然村董新生刚出生的婴儿休克,队员张忠菊毫不犹豫口对口吸羊水,进行抢救,使其脱险。池芦村麻地沟自然村81岁老人王保腰腿疼痛,活动困难,医疗队副队长崔焕之等每天往返十余里给他扎针送药,经半月治疗病情好转。小池芦村71岁老人董点可患肺气肿,耿莉花口对口为其吸痰缓解病情。医疗队所到之处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她们最大的心愿,修水井,建石桥,改厕所,清除垃圾杂草近千担,打扫居地房屋200余间。在岳家沟挖沙排石改造环境,队员们手磨得起了血泡,无人叫苦叫累。当地群众目睹解放军的高尚品质,十分感动,为她们做饭时想加些鸡蛋,被她们坚决谢绝,坚持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军民结下了深厚友谊。

进驻陕县的解放军医疗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送医送药到山区农村,获得了驻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19728月,解放军医疗队在出色完成任务后,奉命撤离。88日,医疗队离开陕县时,千余名群众自发集聚在公路边欢送。当队员们列队出发向欢送的群众致礼时,群众们立刻围了过来,一些群众纷纷拉着队员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诉说着感激之情,热泪盈眶,难分难舍,场面十分感人。后在当地领导的反复劝说下,队员们才得以重新整队出发。

40多年过去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北京解放军医疗队的事迹将永载史册,铭刻于陕县人民的心中,并必将永远激励着广大医务工作者,为献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为广大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