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让每位孩子都能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陕州区教体局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排查力度,完善工作台帐,努力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中小学校42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中专1所、初中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20所,另有教学点16个。截止目前,全区6-16周岁少年儿童共有34484人(其中:延缓入学97人、超龄离校57人、中职就读470人、重病重残7人、出国在外3人、没有失踪失联学生)。2023年全区共有残疾学生219人,其中在特殊学校上学52人,送教54人,随班就读111人,在康复机构治疗延缓入学2人。2023年秋季学期,陕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共有学生120名,其中:脱贫户38人,非脱贫户82人。送教54人。今年以来,劝返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12人(一般农户9人,脱贫户3人)。一直以来,陕州区通过多年的努力,各镇、村、中心校、各学校通力合作,每年都对6-16周岁少年儿童经过多次排查、整改、劝返,不断完善工作台帐,加大工作力度,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目标。
二、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控辍保学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新生入学通知书中加入有关法律规定和违法追责说明,切实强化家长和适龄儿童少年的法律意识,营造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 严格规范招生,确保就近入学。
教体局对各区域学生进行划片招生,并印发了相关的招生工作意见,确保学生就近入学。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依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提前安排城乡中小学布局规划,并积极实施扩容工程,简化手续、优化流程,确保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应入尽入”。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493人、813人、626人,根据实际需求安排到陕州区第五小学、陕州区实验小学、区第二小学、原店小学、陕州区一中、二中就读。
四、突出工作重点,教育保障到位。
(一)是建档立卡学生保障。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受助资金按学期发放。
(二)易地搬迁子女入学保障。依据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变化趋势,提前安排城乡中小学布局规划,并积极实施扩容工程,加强城区中小学建设,确保易地搬迁的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都有学上。
(三)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保障。通过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形式,逐一解决实名登记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问题,落实“一人一案”,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实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零拒绝、全覆盖。(四)留守儿童和务工子女关爱保障。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不断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力度,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调查、研究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使其最大限度得到关爱。同时加强学籍管理,严格学生转学、休学等手续,实行籍随人走、人随籍在的管理制度。
五、加大排查力度,及时解决问题。
一是各中心校组织人员逐村入户全面排查有无辍学情况;二是各义务教育学校每学期核查一次实际人数与学籍人数情况,并确保学籍系统信息与实际一致,逐个排查本校学生有无辍学情况。若有辍学学生,立即采取劝返措施,督促其返校上课。三是和残联、安置帮教机构共同核查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等,安排他们以合适形式接受义务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同时防止空挂学籍和中途辍学。确因身体条件不适合到校上课等情况,联系特殊教育学校为其送教上门,确保适龄学生全部接受义务教育。
六、健全联动机制,形成劝返合力。
(一)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学生失学辍学情况监测,及时与公安派出所建立学籍系统和户籍信息定期比对核查机制,从2019年暑期开始中心校负责组织教师对区域内6—16周岁学生入学情况进行逐村逐户逐人排查,及时发现未入学适龄少年儿童并进行劝返。
(二)完善劝学复学机制。全面掌握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情况,建立和完善辍学学生劝返复学、登记与书面报告制度,实行“一生一案”,主动与家长沟通,加强家校联系。
(三)健全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因地因校制宜,把对学习困难、思想心理有问题学生的帮扶转化作为控辍保学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学习帮扶转化制度,着力消除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的现象。对于在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学生及时与村委、乡(镇)政府做好沟通,实行联动劝返,形成劝返合力。
(四)建立控辍保学月报制。每月各中心校要将排查结果进行电话上报,有疑似辍学学生要及时上报。
七、完善学生台账,加强学籍管理。
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建立完善6—16周岁学生入学情况台账,做好汇总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学籍管理,严格学生转学、休学等手续,及时更新学生信息,确保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孩子“零失学、零辍学”。
八、不足与下步打算
尽管在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信息上报不及时,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今后,我们继续紧盯“该入学的一个不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走”的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四个机制”( 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劝学复学机制、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控辍保学月报制),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义务教育入学率100%,保证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整、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