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州动态 > 正文

陕州:文脉厚重,赓续传承活力

发布日期:2023-05-22 08:16     字体:

微信图片_20230522082220.jpg

  5月13日至14日,2023(中国·三门峡)中国桨板公开赛暨第一届“中国陕州·黄河杯”桨板挑战赛在陕州区段黄河水域举行,中央及省、市三十多家媒体对赛事进行了报道,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反响。5月20日,2023“陕州地坑院杯”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将在陕州火热开赛,更多目光将聚集陕州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

微信图片_20230522082417.jpg

  从空中俯瞰,陕州川塬相间,沟壑纵横,张汴塬、张村塬、东凡塬被苍龙涧河、青龙涧河分割开来。陕塬上,美丽的田野绿树与地坑院落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走进陕州细细品味,这儿是一方文化沃土。据史料记载,“陕”作为地名,最早可追溯至商代,夏商征战、分陕而治、甘棠遗爱、秦晋之好、唇亡齿寒、假虞灭虢、崤之战......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典故和成语出自这片热土。由于地处进出中原的咽喉地带,陕州始终是豫陕晋三省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历史上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微信图片_20230522082421.jpg

  千百年来,底蕴深厚的陕州文化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这片热土,孕育出浓郁而独特的文化气息。陕州境内的崤函古道是丝绸之路上的锁钥要塞,也是我国古丝绸之路上一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春秋时期著名的秦晋之战在此鏖兵,唐代大诗人杜甫夜宿于此,写下了著名诗篇《石壕吏》。各朝各代的皇帝和文武官员只要穿越崤函古道,就要驻足古陕州。《水经注》里描述其险至"车不并辕,马不并列";唐太宗李世民诗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唐玄宗李隆基作诗《途次陕州》。风景秀美的古陕州吸引了杜甫、李商隐、刘禹锡、司马光、王安石等诸多文人墨客到访,留下大量优美诗篇,成为文学史上的美谈。更有禅宗祖茔空相寺、隋朝安国寺、王莽撵刘秀等历史文化资源,镌刻下陕州人奋斗的足迹,在陕州文化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微信图片_20230522082424.jpg

  旅游离不开文化,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从地坑院营造技艺、陕州锣鼓书等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到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央视直播《陕州地坑院里过大年》到陕州灯会见证豫西传统年味;从百年前陕州澄泥砚走出国门参展“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到每年陕州锣鼓书、陕州剪纸等非遗民俗受邀参加全国各类展演展示;从第37届国际比基尼小姐选拔赛到连续成功举办四届陕州灯会,再到成功举办十一届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等系列文旅活动;从赵里河明清古村落、黄河古栈道到先后六批9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文化与旅游的激情碰撞、深度融合中,陕州区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得到大大提升。在陕州,一座古城遗址、一座宝轮寺塔、一座空相寺院、一段道路遗迹,乃至于一个民居村落,都蕴藏着精彩绝伦、韵味悠长的“陕州故事”。

微信图片_20230522082427.jpg

  如何将内在的文化禀赋转化为外在的社会价值,是新时期陕州面临的时代拷问。近年来,陕州区以建设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挖掘和保护文化底蕴为突破,依托黄河特色文化,做好传承创新,重点发展地坑院民俗乡村游、温泉康养休闲度假游、文化古迹游和自然山水生态游,让历史与新时代、城市乡村与文化旅游同频共振,推动文旅产业互促互进,全面融合、繁荣发展。

  近年来,陕州区将崤函古道项目作为文旅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定位、项目建设、资金扶持、产品宣传等方面进行悉心呵护和培育,重点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程,明确提出以崤函古道为主线,打造崤函古道(石壕段)世界文化遗产集群,建设以文明展示、文化体验为主导的文化旅游集群,综合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同时,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积极实施遗址本体保护修复项目、园区提升项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观赏性和体验性。更加重视历史的“活化”,以遗产文化为载体,举办各类文旅宣传活动,从旅游推介、宣传体系、空间线路、形象展示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崤函古道历史文化地位,推出文明溯源游精品线路,扩大陕州影响力和知名度,擦亮丝路文化的金字招牌。把遗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定期开展活动,让公众深切感受文化遗产魅力,提升对遗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微信图片_20230522082431.jpg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州,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大唐贤相姚崇、一代才女上官婉儿出于此;原立于张汴塬上的分陕石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地理分界标识,是陕西之名由的见证;陕塬先民们在黄土塬上平地掘坑,四壁凿洞,依穴而居,世代繁衍,形成了“地平线下古村落”,造就了“人类穴居活化石”,成为陕塬文化中的一朵绚丽奇葩。

  如今,在城市更替与和美乡村建设新征程中,“四面环山三面水、一城烟树半城田”的陕州将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立足当下,赓续厚重文脉,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整合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续写“丝路古郡,康养新城”的时代故事,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李月军)

  编   辑:何小慧   审   核:李   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