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资助, 为学生逐梦保驾护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 唐志文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促进教育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培养更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千千万万贫困学子点亮了大学梦,为他们励志自强、奋力逐梦保驾护航。 十年来,资助对象更加精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精准扶贫”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可以说,“精准资助”既是“精准扶贫”的要求,又是“精准扶贫”的延伸。“精准资助”的基础和前提是对于资助对象的精准把握。为此,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出台《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对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提出了原则性指导意见,各地各校持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体认定办法,采取民主评议、量化评估、信函索证、大数据分析、个别访谈、家访等方式,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精准度;进一步完善户籍地与就学地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采用线上比对与线下摸排互为补充的工作方法,精准识别出每一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给予最高档次的资助。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用对象精准保障应助尽助,通过精准帮扶逐步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而失学”的承诺,推动贫困家庭向着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前进。 十年来,资助政策更加健全。资助政策的健全完善和落实落细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体现,是实现资助惠及民生、满足学生和家长需要的必然要求。在“健全学生资助制度”的目标导向下,我国已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高校学生资助则形成了“助困、奖优、引导”复合型资助模式,“助困”以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为主,体现公益性;“奖优”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校内奖学金等为主,体现激励性;“引导”以基层就业国家资助、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资助、公费师范生等为主,体现导向性。各高校在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并根据本校实际构建独具特色的资助政策体系。例如,清华大学推出“鸿雁计划”,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海外交流,为贫困学子提供更多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的机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拓航空工业奖学金、CASC奖助学金等三航类特殊奖助项目,加强与三航企业的协同育人,引领学生坚定投身三航强国事业的信念。 十年来,资助方式更加科学。宏观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保障型资助的目标基本达成,社会观念正在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也从最初的机会公平向着过程公平迈进。微观来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类的先天需求将按照先后顺序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发展,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体系的构建,自我定位会越来越清晰,因此,只有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帮扶,才能更好地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十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地各高校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推动资助方式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一方面加强有偿资助,促进学生自立自强。教育部与财政部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将“勤工助学”作为有偿资助的重要载体,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报酬、缓解经济压力,同时在勤助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很多高校依托“勤工助学”平台建立“学生助理学校”等资助朋辈教育团队,加强资助育人品牌活动建设和文化氛围营造,如东南大学实施“金钥匙”计划,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勤助文化季”系列活动等。另一方面加强隐性资助,引导学生自尊自爱。有别于显性资助大张旗鼓地给困难学生群体发放钱财物品,隐性资助则结合生活所需与特殊时节给困难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支持帮助。如南京理工大学通过大数据观测及时将餐费补助点对点打到有需要的困难学生的校园卡里,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推出“爱心能量早餐”,在宣传上面向全体学生,其实也是给早起勤学的贫困学子的隐性福利等。 十年来,育人成效更加显著。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任务。十八大以来,各地各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在思政教育、心理疏导、学业指导、能力提升、就业援助等方面,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方位关心和帮助,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例如,举办“诚信教育校园行”“助学·筑梦·铸人”等主题活动,引导受助学生进一步增强诚信意识,培养进取精神,厚植爱国情怀;联合有关金融机构召开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专场招聘会,开展“千校万岗”大中专学生就业精准帮扶行动,助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多措并举下,资助育人的成效不断显现,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塑造了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品格,受助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自强之星”“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他们心怀“国之大者”,矢志爱国奋斗,成为千千万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的榜样、努力的目标,从而更好地发挥了榜样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