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教体局党组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锚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行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明显;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以强带弱、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强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管理,加大课后延时服务力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区教体局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省教育宣传十优县(区)、省关工委工作、省卫生先进单位,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全面展示一年来全区教育系统的崭新面貌,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以昂扬奋进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陕州区教体局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在教师节期间举行“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专题宣传推介活动。活动分“名优校长讲管理”“最美教师谈师德”“优秀教师话课改”三个板块,分别选取12名优秀校长、15名最美教师、30名优秀课改教师从不同角度展现我区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旨在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扛起立德树人的神圣责任,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践行课改,不负初心
——且思且行,践行教育真谛
陕州一高 郭旭婷
在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认真做好课改工作,结合我校学思“5+2”课堂模式,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努力践行课改精神,改变教法,不断突破自我,在课改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一路走来,收获良多。
一、践行课改精神,提升课堂效果
课改之初,我校邀请区教研室邢保顺主任来校,为我们做了一场关于课改的报告,邢主任幽默风趣且真切朴实的讲解,为我们破解了课改过程中的难点和困惑,邢主任从课改理念、目标导航、问题导学、路径引领、小组建设、自学指导、对学群学等方面,对我校课改进行了针对性地指导,聆听了邢主任的报告,我很振奋,也很受启发,深切地感受到此次课改的力度及决心之大,自己也备受鼓舞,要认真落实课改精神,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激发课堂活力,回归教学本真。
课改的关键在于小组建设,从如何建小组到怎么用小组再到如何评价小组,再到怎样培养小组等等,这一系列都需要解决,我在班级管理或者课堂管理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最终探索出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措施,推动了课改精神的进一步落实。
在学校组织的课改示范课中,我准备的是一篇文言文,课前,我提前精心设计好导学案,针对班级学生的不同程度,分层设计问题,优化各个环节,课前将导学案提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导学案,并画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上采用情景式导入,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中采用分组研读,每个小组既有相同的任务,又有不同的任务,相同的任务,或合作探究,或大胆讨论,各抒己见,任务完成后,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展示他们各自的题目,使每个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和舞台。最后再进行课堂的巩固和检测,以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整节课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活跃,课堂效果十分显著。在本节课中,学生既梳理了知识,又品尝到探究学习的乐趣。课改不仅让语文课堂活跃了,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努力提升自我,促进专业成长
为了能让自己快速成长,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网络研修学习,学习名师的教案和教学方法,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为了能遇到更多学习的榜样,相信在团队中自己能成长的更快,我积极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名师工作室,和同行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交流分享课改的经验,学习他们课改的优秀做法,并积极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了更好领会课改精神,全面准确把握课改实质,8月12日,在名师工作室的安排下,我认真观看学习了叶东波老师主讲的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四维五感”文本细读教学实践研究》,收获很多。本次研修学习,让我领悟到语文教学应该把语言作为阅读的核心关键,确定把文本细读作为阅读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最佳途径,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以高考小说阅读真题为例,带领学生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彻的解读。让学生在这种细读、品读之中,锻炼语文审美思维能力。每天我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广泛阅读一些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书籍,充实自己,提高思想认识。在学校积极参加语文组教研活动,通过同组教研的形式不断提高认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把课改向纵深处发展,在改革中提升自我。
三、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全面发展
自课改以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逐渐养成,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能够做到全神贯注,积极认真思考,并将预习时对教材的理解与教师观点相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学生阅读、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课改给了学生创造和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每堂课的教学活动中,课堂不再是个别学生展示的舞台,而是全班所有学生质疑交流的空间,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有明显提高。课改,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激活思维,张扬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归属感和成绩感,尤其是课堂效果显著,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注重反思升华,探索永无止境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所以我在每次课后更加注重反思,反思本节课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哪些地方还不足,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到教案本上,同时,针对以上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教学的新方案,从而不断强化自己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后详细记录下课堂“智慧的火花”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并以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阐述。
课改的道路我还在继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同样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学的探索也永无止境。面对课改的道路上遇到的困惑,我坚信我也一定能够带着问题上路,满怀憧憬前行,努力做到学会放手,把知识生成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接受鲜活的语文,让他们积极思考,释放智慧的光芒。课改犹如春风,使得教育之境绿意盎然、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