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风采> 正文

【优秀教师话课改】陕州区西张村镇初级中学 兀莎——”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 陕州区庆祝第38个教师节专题宣传推介(二十八)

发布日期:2022-09-03 20:23     字体:

003.png

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教体局党组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锚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行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明显;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以强带弱、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强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管理,加大课后延时服务力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区教体局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省教育宣传十优县(区)、省关工委工作、省卫生先进单位,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全面展示一年来全区教育系统的崭新面貌,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以昂扬奋进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陕州区教体局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在教师节期间举行“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专题宣传推介活动。活动分“名优校长讲管理”“最美教师谈师德”“优秀教师话课改”三个板块,分别选取12名优秀校长、15名最美教师、30名优秀课改教师从不同角度展现我区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旨在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扛起立德树人的神圣责任,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遇见课改   遇见幸福

——陕州区西张村镇初级中学  兀莎


新课改,一场幸福的遇见。它让我树立新的教师观,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也让我在一次次培训和实践中坚定课改的方向,在碰撞与磨砺中一步步成长,成为课改进程中的先行者。

一、秋遇——积极学习,转变观念,迈上课改路

这个秋天,为了强力推进课改,学校选拔优秀教师组成课改先锋团队,我有幸参与。我们团队先是到外语中学甘棠校区进行学习,听取了教研室邢保顺主任的讲座《教学改革,其实没有那么难》,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听后我豁然开朗,这就是我心中课堂的样子,明确了课改的方向。

二、冬萌——勇于探索,积极实验,走进新课改

天气愈发冷了,但是课改却开展得热火朝天。我到实验中学学习归来后,结合我校的幸福课堂“2+1”理念,进行探索尝试。我细致分析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将全班同学合理分配。组成3个学习小组,组员按字母编排,选出一名正组长和副组长,明确岗位职责,强调组内纪律,规范课堂语言。依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金太阳导学案,我创新教学设计,为全校老师上了一堂示范课。在课堂中,我使用积分卡,更新评价体系,根据三个任务驱动的难易程度,分值设定由低到高,在小组合作答疑时,组长负责任务划分,鼓励程度弱的同学进行挑战答题,那样积分更高。组间竞争激烈,组内合作异常活跃,课上回答问题由老师的点名变成了学生抢答,这种开放自由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小组合作,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懂得了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虽然他们一节课都很忙碌,但是他们很快乐,一直到下课,还意犹未尽。课改取得初步成果,也获得了教体局领导们认可和肯定。

7.jpg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到外语中学参加了七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我听取了领导和教师们关于我课堂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建议,并提出了自己的感悟和困惑,和她们进行探讨,受到很大启发。回校后,我潜心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坚持每周写一篇课改反思,从中寻找突破口,并积极践行于课堂。在备课时,我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学生学情,让每组的发言人不能总集中在某一个人或者某两位同学身上,其他同学成了听众。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价机制也有所改进。个别同学为了高积分,回答问题过于盲目,答案准确度不高,也给予相应的扣分。学生的自信力和团队凝聚力正在逐步地培养起来,我正在努力让我的“讲堂”真正变成学生的“学堂”,也让大部分沉默不语的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地去回答问题,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春生——反复实践,努力改变,创新课改路

过了冬天,天气逐渐暖和,为了学习新课标,践行新课改,我又到外语中学甘棠校区参加同课异构交流活动。在讲这节课之前,我根据新课标要求,吃透部编版教材,重构新的教学思路。在备课中,利用网络资源,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我都反复对比优秀的课堂方案,优中选优。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自主整合设计,形成初稿。然后进行反思,从备学生到备内容再到备自己,听取同教研组教师意见,反复修改,给学生构建一个精彩的语文课堂。这堂课,由于创设了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课堂教学中的“意外”多了,没有“预约”的精彩也多了。课堂上话语多了,笑声多了,争执多了,课堂再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舞台。

5.jpg

四、夏获——拓宽视野,突显个性,乐享课改路

课改不仅要让课堂变得鲜活,也要让早读方式与作业布置发生了变化。每次早读,我都明确时间与任务,使用独背,互背,组背等活动形式。反馈时,每组内程度相仿的两位同学相互检查,组长督促监督,让每位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在作业布置上,尽量杜绝机械抄写性作业,根据学生思维特点,上课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制定相应的作业任务。程度好的同学(基本是每组1、2号同学)增加阅读量,每天精选一篇阅读理解,做完互相交流讲解,有疑难问题由课代表整合交给老师,进行答疑。这样既可以达到培优的目的,也培养了每组优秀生的答题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程度稍弱的同学主要着眼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让组长组织易错字听写,在规定时间内检查古诗词背诵,做文言文习题练习。针对早读和作业完成情况,组长做好记录,我也设计了评分标准,每两周奖励分数高的小组,每个月对优秀小组和优秀组员进行奖励。通过这些措施,大大调动了早读积极性,提高了作业完成质量。

2.jpg

俗话说:“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我特别注意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学校语文组的教研活动,学习并分享教改经验。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就与同行磋商,交换意见与听取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丰富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学习新课标以后,我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正确引导学生语文与其他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也就是说,语文课也不一定就是局限于语文教材,应结合其他学习内容,拓宽学习资源,更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也真正达到新课改育人的目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改的四季之旅已经开启,虽然路途漫长,但我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让我和我的学生在教与学中共同成长,收获知识,提高素质,感受幸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