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教体局党组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锚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行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明显;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以强带弱、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强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管理,加大课后延时服务力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区教体局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省教育宣传十优县(区)、省关工委工作、省卫生先进单位,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全面展示一年来全区教育系统的崭新面貌,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以昂扬奋进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陕州区教体局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在教师节期间举行“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专题宣传推介活动。活动分“名优校长讲管理”“最美教师谈师德”“优秀教师话课改”三个板块,分别选取12名优秀校长、15名最美教师、30名优秀课改教师从不同角度展现我区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旨在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扛起立德树人的神圣责任,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熠熠丹心系课改 一路繁花满园香
——陕州区店子乡中心学校 刘雪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怀揣育人的赤诚之心,扎根山村教育31年,肩负课改的希望之任,一路艰辛,一路高歌,任容颜憔悴,任鬓染霜华,用大山女儿的炽热情怀擎起了山乡学校课改的火把——
一、金秋课改号角响 躬行实践显担当
2021年秋,区教体局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课改。课改号角吹响之际,我却犹豫徘徊不定:一来担心年龄渐长,接受新事物较慢学不会;二来担心乡村学生本来基础就薄弱,这样“折腾”会不会影响教学效果。中心校领导见我们踌躇犹豫、裹足不前,就多次组织我们外出学习感受课改气息,教体局领导高屋建瓴的讲话、号召及教研室课改专家、名师的专题讲座改变了我,尤其是校领导在课改动员会上的“心动不如行动!动,你总会有收获;不动,你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后退”的热切鼓励,更加坚定了我参与课改的决心。我首先认真学习教研室下发的关于课改的相关文件,知其必要,学其精华,悟其精髓,在理念上彻底更新。接着反复学习本校制定的“1+3+1明智”课堂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做了较为扎实的准备。
如火如荼的课改推行中,我有幸成为课改攻坚小组的一员,克服老教师的种种不利因素,积极外出学习,认真磨课研课,精心上好示范引领课。为了把每节课都上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完美,我经常反复修改课件教案,反复试讲熬到深夜,巡夜的张红云校长看到后,动情地说:“任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师啦,我们相信你课一定能上好!”领导的信任,同事、家长的期许都让我倍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愈发一丝都不敢懈怠。一年来,我手写教案180余节,承担公开课、示范课6次,听课、磨课30余节,培养青年教师3名,受到领导、同事的极大好评,在教师队伍中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二、注重学情巧设问 激发兴趣促探究
教体局课改文件中倡导:新课改课堂就是要把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转变为易操作的的具体问题,形成问题串、问题组、问题链,因而“问题的设计”就成了备课这一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语文课则尤其明显。问题太大,学生无从下手;问题太难,学生一脸茫然;问题过易,学生兴致缺失。我的语文课堂从三方面精选问题:找准着眼点,抓住重点和突破难点,把握问题的角度、难度、深度、密度。
如在教学阅读课《梅花魂》一课时,我先问“梅花魂”什么意思?接着问文中哪些事体现了祖父的“爱梅情结”?再问“梅花魂”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通过诵读“梅花魂”、展示课前搜集的有民族气节志士的英雄事迹,体会“民族气节”。一节课环环相扣,学生兴趣盎然、合作探究、活而不乱,课堂效果十分明显。
三、春风化雨妙鼓励 润物无声增自信
新课改要求变“讲堂”为“学堂”,需要孩子们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示交流,其中展示交流为精髓。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乡下孩子大多不够自信,不敢在大庭广众下发言、展示。一位教育家说:赏识和鼓励是孩子自信的源泉。课改在我们班率先试行,从“破冰语”学习,到参与合作,再到上台展示,从声音大小、展示姿态、答题对错等,我尽可能找学生的闪光点,然后给予恰当肯定和鼓励。鼓励可能是一个惊喜的眼神,一个温暖的爱抚,一句幽默的话语,一阵热烈的掌声,一个走心的批语或是一个暖心的小纸条。慢慢地,学生从畏畏缩缩,到大胆自信,到眼中充满光芒。而学生的自信,也让我的课堂更加得心应手。
四、发挥特长成特色 魅力课堂展风采
在新课改中,我充分发挥自身爱好写作、唱歌、诵读及舞蹈的特长,带动学生,让自己的语文课堂生动有趣,自具特色。如我在教学《梅花魂》时,用歌曲《红梅赞》引入新课;在教学古诗时根据内容设计手语操;在教学《自相矛盾》、《景阳冈》等课文时排练课本剧,或在教学中插入即兴演讲、激情诵读等,学生轻松学习的同时,亲身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魅力。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一年下来,我们班学生也变得多才多艺,才情斐然。
五、且行且悟且反思 互鉴互学促提升
反思促人进步,我在践行课改的同时,经常把实践中的得失随时随手作以总结,主要是两种形式: 一是文字类,或是每节课后写下的教后小结,或是感悟、随笔;二是影像类,我经常把课改中某个触动自己的精彩瞬间拍成照片,精心制作成充满正能量的小视频或抖音,既让大家喜闻乐见,又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学习状况、看到孩子的进步,也可以让同事们互相借鉴,扬长避短。这种随时反省的习惯让我在课改路上扬鞭策马、快速前进。
六、教学相长课改路 一路繁花满园香
回首漫漫课改路,这一路走来,我播种着,收获着——
学生综合素质大大提高。近一年的新课改实践,孩子们流畅的表达、大方的姿态、自信的眼神,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惊喜地发现:新课改做到了让内向的孩子敢说话,让爱动的孩子懂礼仪,让自信的孩子有才艺。目前,班里最胆小、内向的卫岱琪、薛琦玮等同学,已经可以落落大方的在台前展示;口齿伶俐、调皮的任立轩、胡渤变得彬彬有礼;程度较好的刘欣怡、李嘉乐、任毅乐、刘嘉鹏等甚至可以做个小老师。同学们自导自演的课本剧《自相矛盾》、《两茎灯草》让人忍俊不禁,诵读《读中国》则受到全校师生乃至社会的好评。
自身业务能力大幅提升。半年多来,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树立了新的课程观、学习观;自己驾驭教材能力突飞猛进,学会了做教学智者,幕后努力课上让贤;现代化教学技术也日趋熟练,课堂教学结构得以优化,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家长认可赞许学生拥戴。学生精神状态的转变、成绩的大幅提升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们发自内心地在家校群里、微信里表达对我工作的极大认可,对课改成效的极大满意。自己也被中心校任命为“课改骨干”,所带班级被评为校级“课改先锋班级”,又被推荐为区级“文明班集体”,学生对自己的依恋、拥戴则如碧蓝天幕中最最亮眼的星星,让自己在课改路上甘之如饴,前行不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改永远在路上,我将在今后的课改工作中扬长避短,砥砺前行,用自己的凡人微光,催开学校课改一树繁花,向家乡父老上交一份优异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