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风采> 正文

【优秀教师话课改】陕州区张湾乡中心学校 齐晓燕 ——”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 陕州区庆祝第38个教师节专题宣传推介(二十三)

发布日期:2022-09-03 19:22     字体:

003.png

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教体局党组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锚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行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明显;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以强带弱、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强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管理,加大课后延时服务力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区教体局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省教育宣传十优县(区)、省关工委工作、省卫生先进单位,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全面展示一年来全区教育系统的崭新面貌,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以昂扬奋进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陕州区教体局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在教师节期间举行“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专题宣传推介活动。活动分“名优校长讲管理”“最美教师谈师德”“优秀教师话课改”三个板块,分别选取12名优秀校长、15名最美教师、30名优秀课改教师从不同角度展现我区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旨在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扛起立德树人的神圣责任,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魅力课改谱写新篇   幸福课堂砥砺前行

——陕州区张湾乡中心学校  齐晓燕


“课改是一场心灵的革命,是一场教育观念的革命,是一场课堂教学技术的革命,更是一场行动的革命。”基于国家“双减”、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的双背景,聚焦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在区教体局、教研室、中心校的带领和推动下,我们张湾乡关沟小学以新课改活动为契机,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大胆创新,通过对“幸福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改善和改革,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新飞跃。作为教务主任、一线教师,我也积极投入到课改的大潮中,努力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

一、一学一展一查看,幸福课堂生为本。

2021年11月3日,教研室任宏宇主任一行走进关沟小学观课议课,带领我们开展新课改研讨会。这是一次教师队伍的培训会,教体局、教研室为我们学习课改知识送来了源头活水,理论的阐释和实践的展示让我们耳目一新,洗脑子、指路子、搭台子,一系列的智慧传递,启迪了新的教育观念,改变了固有的思维方式,让我也感受到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课改责任感与使命感。  

迎21世纪人才素质之必备,顺教育发展之趋势,步教体局搭建之虹桥,我们认真规划本校的课改路径。在精敲细磨中,关沟小学明确了走“幸福课堂三个一”的发展之路: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集中于目标的达成,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在学中感受、体验、领悟和积累,“一学”贯穿课堂始终;以组为单位,人人展示,生生互动,把活力“学”与精彩“展”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习小组的优势,以兵教兵、以兵强兵,“一展”促学生发展;课堂上做到学生不看不讲、不议不讲、不练不讲,在深入查看学情中做好学法引导与精讲点拨,“一查”促质量提升。

二、理论学习转观念,观议课中提实效

   “以昨日之法教今天的孩子,我们将剥夺他们的明天。”要把最好的教育给学生,我们就要不断改变固有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方式,深化课改理论学习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结合教体局、教研室对我们的多次培训指导和中心校组织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教研,我校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开展了“幸福课堂”系列专题学习,通过学习“陕州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的意见”,让老师明确我们新的课改方向,通过“幸福课堂的解读”,让老师深入认识我们的新教学模式;通过“幸福课堂备课1+1专题研讨会”让老师弄清楚“目标导航、问题导学、路径导引”在备课中如何体现,教学中如何实操;通过“高效幸福课堂专项培训”让老师掌握不同课型提质增效的有效策略。在培训中全校教师思想上形成了高度统一,为我校课改的有效推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图片4.jpg

课改追求效率,效率来自于落实!聚焦课堂40分钟,我时时衡量自己:这节课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上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同时也不断衡量学生:这节课学生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学生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出发展开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课改中我校深入组织全体教师通过多种途径的观课议课,观课堂,议发展,以“改变和发展”为教研主线,把课堂作为研究和改进教学的载体,围绕“学、展、查”三个方面,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习效果等一次次的观和议中去芜存菁,进一步提高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作为一线的党员教师,我积极地带头上示范课,和学校老师们一起在观课、晒课中磨练,在议课研讨中成长。课改实践中,我们坚决摒弃和杜绝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假课改”:为了使课堂上进行的更“顺利”,设置过于简单的问题和教学内容;在上课前给个别学生开小会,提前指定发言人,使课堂剧本化;虚假的课堂讨论,走过场的讨论,不经学生自主思考的讨论;偏离了课堂目标的“热闹”等等。提倡和践行利于目标达成的真课改:把“老师认为学生会不会”改为“学生暴露自己会不会”;贯彻“三讲三不讲””:讲重点、难点、易混易错易漏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讲了也不会的;把通过学生自己阅读,通过同伴互助就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个体成长,注重课堂生成;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探讨交流、去质疑解惑,最终学有所获。

图片7.jpg

三、学生养成重习惯,小组建设凝学风。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知识的获得、提取和迁移都必须通过学生才能得以实现,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习小组建设”,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学生发展方面,我首先组织学生进行高效合作小组的专门培训,带学生熟悉学习流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合作习惯、展示习惯、反思习惯。在学习小组之间展开竞赛,设小组积分表,比比谁最棒。周优胜小组、月明星小组和期冠军小组的评选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表现欲。在竞赛中小组积分捆绑制、学生积分等级制,学困生、待优生积极展示积分翻一倍、翻几倍,为了小组可以得高分,学困生、待优生站起来展示的次数越来越多,这中间凝聚的都是学生助学的成果。在助学与展示中尖子生和学困生、待优生的能力都得以提高。从预习展示到自学展示再到合学展示,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了自主学习与自主展示带来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播撒一年的的阳光,收获一路的辉煌;挥洒一年的汗水,绽放一路的明媚;付出一年的辛苦,装点一路的幸福;行走在课改的路上,我们收获并快乐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美丽温馨的乡村校园里,让我们的老师安心工作精彩绽放,让我们的学生开心学习健康成长。相信在师生们双向奔赴的努力中,我们一定能欣赏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