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风采> 正文

【优秀教师话课改】陕州区神力路小学 高格 ——”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 陕州区庆祝第38个教师节专题宣传推介(十五)

发布日期:2022-09-03 14:08     字体:

003.png

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教体局党组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锚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行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明显;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以强带弱、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强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管理,加大课后延时服务力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区教体局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省教育宣传十优县(区)、省关工委工作、省卫生先进单位,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全面展示一年来全区教育系统的崭新面貌,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以昂扬奋进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陕州区教体局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在教师节期间举行“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专题宣传推介活动。活动分“名优校长讲管理”“最美教师谈师德”“优秀教师话课改”三个板块,分别选取12名优秀校长、15名最美教师、30名优秀课改教师从不同角度展现我区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旨在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扛起立德树人的神圣责任,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化蛹为蝶振翅飞 百花丛中醉春风

——勇实践 敢暴露 勤反思

陕州区神力路小学 高格


久旱望甘霖,百花待春风。课改,犹如一场及时雨,浇醒了我对课堂的定义;课改,是温暖的春风,唤醒了我对学生的认知。

从初中到小学的三年从教,课堂上我从“站在讲台上”变成了“站在学生中间”。而参与课改实践近一年,课堂上我又从“站在学生中间”变成了“站在学生身后”。这其中的变化,其实就是在“小我”中更显“大我”。

去年10月底,外出学习、专题讲座、交流研讨会相继进行,我们三年级组的课改工作也正式拉开帷幕。至美课堂初步形成,就在大家带着一系列困惑摸索前行时,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正式颁布。通过对新课标的研读,让我们对课改更加理直气壮了——课改,归根结底是转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说,有了新课标的加持,让我们的课改之路更加坚定。

一、新课堂,我主张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我对课改下课堂模式的重新定义。结合学校课改相关工作安排,我们首先从建设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开始。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原则,班级54人分为九个学习小组,每组六人,分为A1、A2、B1、B2、C1、C2。从座位的调整,到学生

自主制定好组名、组徽、组号、组歌,新课堂的“形式改革”逐步转入“内在改革”。

一切形式改革是简单易操作的,但内在改革是需要不断实践、复盘、改进的。然而就是在这不断的循环往复过程中,我的语文课堂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图片1.png

关于新课堂,我主张——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小组内合作学习是否有效,与老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我没有袖手旁观,而是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内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巡视过程中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

关于新课堂,我主张——建立合理的学生评价机制。低年级学生表现欲较强,争强好胜,对很多事情喜欢“较真儿”。所以,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尤为重要。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日常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旨在让学生明白个人的成绩不再凸显,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只有你的团队优秀了,你才是优秀的,以此来强化团队意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敢实践,促成长

改革,唯有勇气与魄力不可少。课改是否掷地有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本身。课改实践中,我大胆践行自己的一些所想所思,收获了一些所改所变,我把这定义为成长。这些成了“学者”。这里的“学者”既包括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

导者,也包括了教师要做终身学习者,吃透教材、创造性地整合教材、预设课堂生成等基本要求,更包括了我把自己转变成“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学者”。

学习习作单元时,怕学生在习作起始阶段就产生畏难心理,我觉得化身小白,和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共创作。第一天习作课写动物类《神奇的眼睛》,我大胆尝试了“小组共创”, 小组共创作有利有弊,会局限部分学生的创作思维,但这一点也无可厚非,毕竟孩子们兴趣很浓厚!第二天习作课写“食物类”,由课例《芒果的味道》为例,方法指导后,我又大胆尝试课堂限时30分钟“师生共创”写《面条》,学生们都想和我“一较高低”,埋头奋笔疾书。

图片2.png

 “小组共创”和“师生共创”,学生的习作热情被彻底激发。接下来,学生又开始模仿我创作诗歌,每次下课总有一两个学生递给我原创诗歌。所以,只要你认为对的,就不要瞻前顾后,大胆去实践,总会有一些惊喜的收获。

三、乐着学,学着乐

热闹,是课改后课堂最明显的变化。学生们忙着展示个性、交流讨论、评比加分、质疑探究……归根结底,是学生体会到了当课堂主宰者的乐趣。

回顾自己以前的生字教学,我会从音形义一讲到底,枯燥乏味,效果不佳。但课改后的课堂,我会静静地站在学生身后,让学生自己通过交流识字方法、书写提示、字源字义等方面,自主学习。很多学生为了能在同学面前一展自己的“博学”,在预习时特别下功夫,通过字典、网络,深究每一个生字的字源、字义、字用,真正实现了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月份,我和学生共读完《海底两万里》,组织了一次读书交流会。小组内创作人物卡、路线图、读书卡等,我完全被抛在教室角落,学生们按照我布置好的板块,逐项交流展示,一个个俨然评论家,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图片4.png

天性使然,人人都想当主宰者,学生也不例外。我想,他们是在课堂上找到了自我价值,体验到了小主人的成就感,这不就是学习的乐趣吗?

“合作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鼓励教育让学生雾里看花”、“如何应对学生的疲软期”……课改之路,道阻且长。好在,我一直勇于践行、敢于暴露、勤于反思,相信柳暗处必有花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