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风采> 正文

【优秀教师话课改】陕州区第一初级中学 刘晓丹 ——”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 陕州区庆祝第38个教师节专题宣传推介(十三)

发布日期:2022-09-03 13:54     字体:

003.png

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教体局党组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锚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行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明显;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以强带弱、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强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管理,加大课后延时服务力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区教体局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省教育宣传十优县(区)、省关工委工作、省卫生先进单位,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全面展示一年来全区教育系统的崭新面貌,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以昂扬奋进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陕州区教体局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在教师节期间举行“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专题宣传推介活动。活动分“名优校长讲管理”“最美教师谈师德”“优秀教师话课改”三个板块,分别选取12名优秀校长、15名最美教师、30名优秀课改教师从不同角度展现我区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旨在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扛起立德树人的神圣责任,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笃行不怠   相信改变的力量

            ——新课改的行与思

陕州区第一初级中学  刘晓丹


回眸一年来参与、实践新课改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到现在的步履坚实、笃定前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作为一名新课改践行者,和孩子们一起在课堂上实践、反思、成长。我在改变,孩子们在改变,学校也在改变。

一、转变思想  深度教研  相信学习的力量

我的新课改应该从濮阳范县的学习说起,三天的学习,我看到了范县一中践行课改十一年的卓著成绩;范县三小五年时间便跻身教育领航梯队的成长历程;王楼镇二中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实现学生回流的逆袭之路。而这些:都源于课改!

在课改的初期,我和很多老师一样,有些迷茫,总感觉孩子知识储备有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少数同学的展示,不知道用什么办法促进全体学生的参与。这时,教研室邢保顺主任的专题讲座《教学改革其实没有这么难》,用生动的实例为我们指点迷津。为了解决“改什么?怎么改?为什么这样改?”这一问题,我认真学习了《陕州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意见》《小学部高效课堂改革实施意见》《高效课堂七大好行为》等文件;到我校初中部听课改先行者的观摩课,近距离感受新课改带给学生的变化;利用每周两次的集体教研时间,和同学科教师进行深度研讨;积极参加区语文新课改研讨会,向课改先锋教师学习。

图片1.png

在学习、研讨、交流中,我受到很大的启发,认识到:课堂40分钟是每个学生的40分钟。我们要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成为课堂的主人,减少无效的讲和听,增加说与做,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时间,学习的机会、方式,学习的权利、选择还给学生。

二、聚焦课堂  关注学生  相信改变的力量

教师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变了,课堂就变了;课堂变了,学生就变了。聚焦课堂,改变师生的行走方式和教学状态是我做的第一项工作。

(一)科学组建  定期培训  优化学习小组

为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为主线,会学为宗旨”,让“自主、合作、探究”在每一节常态课上落地生根,我先尝试进行了小组优化,结合自己外出所学和学生学情、年龄特点,我在班里尝试“一帮一四人组”落实制:即小组四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结成强弱搭配的“一帮一”学习对子;1号与4号,2号与3号,对学习目标、课堂纪律、习惯养成等实现互相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要落到实处,小组长的培养至关重要。我首先培养班里学习程度好,会补充和总结,有较强责任心的1号成为第一批小组长,每周五进行一次小组长例会,让大家总结本组一周来的表现,提出在管理中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大家共同商讨解决办法,互相借鉴学习,对于好的做法,及时鼓励、肯定,帮助学生树立管理好小组的信心,激发学生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性。

图片4.png

(二)聚焦课堂  关注学生  让学习真正发生

新课标倡导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小组合作探究,就是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让学习真正发生。结合课标、学习目标、导学案,在每节课前我都根据班里学生特点进行删减、修改。教学设计由易到难,对学生分层要求,允许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标准,让各类学生在自己的起跑线上都能得到进步。

四年级学生虽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学习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怎样将学习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主动学习的热情呢?我的做法是:小步迈稳,向优向好。对于课文朗读、字词学习等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以自学为主,小组内检测或教师检测;对于课文内容理解、写作方法学习等不能独立完成的,先进行合作学习,再展示交流;交流后仍有疑问的,由教师进行讲解。刚开始因为按部就班,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进行,总想让孩子多说点,多展示,以前一节课的任务,现在需要两节课甚至更长,教学任务完不成使我有些焦虑。我把自己的困惑向教研室的领导请教,交流后,豁然开朗:面面俱到,往往面面不到。教学中要依据目标,学会取舍,有效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学生靠自己的思考和努力学会了,才是真学习、真参与。

图片5.png

(三)师生同频  积极成长  让课改开花结果

实施新课改以来,我逐渐改变自己的育人观念,授课方式,走下讲台,走向学生的时间渐渐多了,放手让学生去交流的时间渐渐多了。我的改变也带来了孩子们的改变:上课敢于走上讲台,大胆展示的孩子渐渐多了;课下互相交流、互相督促的孩子渐渐多了;带着思考去预习的孩子渐渐多了;上期期末,还有孩子主动找我,想当小老师,给大家上课呢。让课堂成为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深入学习过程,我会一直走下去......

三、多元评价 全面发展  相信鼓励的力量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好的教育者要给予他足够的空间让其茁壮成长。我的课堂评价在实践中进行了三次调整:表格式(学生年龄小,不易保存,一周下来就被揉皱了)——记录本(没有纵向比较,不够直观)——学生成长档案(臻善臻美  日进日新),成长档案见证孩子每一天的成长和进步,兼顾了小组评价,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成长档案中榜样的力量板块则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设立了美德之星、博学之星、运动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成长之星,希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用自己的力量成长。 

图片2.png

教师在课堂上对孩子的鼓励也是孩子进步的点金石。鼓励与表扬不同,表扬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而鼓励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教师一个认同的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句中肯的评价,都可以鼓励孩子,特别是学困生。实施新课改以来,学生“在帮中学,在学中帮”,班里的学困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组长的帮助、组员的督促、老师适时的鼓励,使他们渐渐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开始一点点进步。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也见证着新课改的力量......

课堂改革,需要舍弃,更需要创新与坚持。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相信课堂,相信改变的力量;笃行不怠,聚焦实践,将课堂改革向纵深处推进,定会带给学生活力四射的课堂,幸福快乐的童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