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教体局党组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锚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行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明显;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以强带弱、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强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管理,加大课后延时服务力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区教体局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省教育宣传十优县(区)、省关工委工作、省卫生先进单位,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全面展示一年来全区教育系统的崭新面貌,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以昂扬奋进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陕州区教体局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在教师节期间举行“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专题宣传推介活动。活动分“名优校长讲管理”“最美教师谈师德”“优秀教师话课改”三个板块,分别选取12名优秀校长、15名最美教师、30名优秀课改教师从不同角度展现我区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旨在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扛起立德树人的神圣责任,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课改有痕 成长无声
——我的课改心路历程
陕州小学 王晓梅
董卿说:“世间所有,皆为遇见。就像冷遇见暖,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作为教师,遇见新课改,便有了成长……
一、懵懂中尝试
初识课改在2021年的10月,跟随着区教体局课改学习团至范县观摩考察。一切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课堂教学流程,陌生的授课方式。范县一中九年级的一节数学课深深吸引了我,整节课“师非师,生非生,师既是生,生又像师”师生的默契配合、训练有素、浑然一体,足以证明这所学校在课改道路上的执著坚持、厚积薄发。眼前的一切让我心生羡慕,这就是我理想中的课堂啊!
对比自己的课堂,依然停留在原始状态,少了老师的大胆放手,缺乏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学习仍然固化在“拿来主义”的怪圈。我暗下决心:这个课改我必须改,不为别的,就为拥有自己理想的课堂!
回到学校,作为课改示范校,我校已建立起多学科融合的课改小组,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为方便老师顺利实施课改,结合学习收获,我进入了最为简单的探索尝试。经过反复讨论、修改设计出了《数学课堂操作流程》《数学课前预习指导》《课前、课中、课后指导流程》等一些文字资料,让教师们能清晰掌握课改教学流程,期待以此为抓手,顺利展开新课改实践。
二、实践中困惑
有了目标导航,我就申请自己的班级作为课改实验班,着手展开实践。从小组的建制、分工;自学方法的指导;独学、对学、群学的具体操作;小组展示语言的规范等开始培训。全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茫然无措,他们已经习惯了知识的灌输,不会预习、不会对学、群学冷场、畏惧展示、语无伦次……各种问题接踵而来。一节课的内容处理两节课,学生依然似懂非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对凌乱的课堂、夹生的知识、师生的低效配合,我出现了从教以来从未有过的困惑。
三、实践中奋起
厚积才能薄发,只有经历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骨子里不服输的精神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放弃。两个月的磨合、努力、实践,课堂教学终于彰显了课改的活力。在教研室一次课改调研中,我自信满满的展示了自己的课改成效。迎面而来的不是褒奖、不是鼓励,而是一盆冷水。那一刻深深的挫败感笼罩着自己,忽然迷失了方向。这盆冷水虽然短时间内消磨了我的意志,打击了我的热情,但冷却过后发现它其
实是成长道路上最好的鞭策。
我告诫自己:万物皆有裂痕,成长过程中裂痕之处的光照会让你每一步走得更踏实,走得更远。以后的日子里,我刻意让自己的课堂慢下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表达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参与到新知的主动探究中,去体味成功的喜悦。而我,则从半扶半放,到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索、实践、讨论、总结。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对抗竞赛,采取积分奖励、礼品兑换、荣誉升级等评价机制。学生们逐渐接受了这种教学模式,课堂操作有条不紊,而我的课堂也与自己的理想课堂更近一步。正因为前期的努力铺垫才让我有信心顺利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任务。指导老师参加省教研平台公开课展示、自己也多次重新站上讲台为联盟学校老师上示范课、公开课、指导课改、答疑解惑。
现在,面对成熟的课堂及同行的褒奖,我并未满足,因为我知道未来的课改之路任重而道远,感谢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挫败,让我知耻后勇,奋发向上。
四、实践中成长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教师的成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新课改的实施是师生双向成长的舞台,一年的课改实践,课堂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学生会学乐学、自信阳光、积极向上,个性张扬;教师也彻底摆脱原生态课堂的束缚,课堂智慧灵动、独具特色。孩子们真正实现了课堂自由,他们探索、实践、总结、运用中拔节成长,天真的笑脸充满智慧的灵气;死气沉沉的课堂焕发新的活力,充满乐趣;教师解放自己、孩子轻负高效,实现双赢!
这一年里,自己也成长于无形。在专业知识的不断汲取中,与教改团队成功制定出我校“德美3+2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历练中,用成熟的课堂教学技巧指导兄弟学校实施新课改;在实践反思中,提升课堂教学技巧,形成独具特色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