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教体局党组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锚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行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明显;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以强带弱、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强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管理,加大课后延时服务力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区教体局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省教育宣传十优县(区)、省关工委工作、省卫生先进单位,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全面展示一年来全区教育系统的崭新面貌,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以昂扬奋进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陕州区教体局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在教师节期间举行“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专题宣传推介活动。活动分“名优校长讲管理”“最美教师谈师德”“优秀教师话课改”三个板块,分别选取12名优秀校长、15名最美教师、30名优秀课改教师从不同角度展现我区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旨在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扛起立德树人的神圣责任,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灵动与智慧齐飞,激情与实效共长
——陕州区二中 何向军
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才是课堂改革的关键。
以前我的课堂,自己讲的多,学生听讲时间长,课堂变化少,学生与老师互动的少,学生厌学情绪较严重。自从我校大力推行课改后,我努力领会课改精神,积极实践,大胆创新。依托我校“一线三维”知行课堂模式,从改变课堂结构入手,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如今,学生们每天都盼着上我的课,在课堂上精神饱满、积极思考、主动展示、大胆质疑。
一、均衡分组,开展学习竞赛
耐心了解每个学生,根据学生“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把每个班的学生均衡地分成6个小组,并为每人编号。在各个小组之间,学习程度相近的同学编号相同。在课堂上,随机抽取相同编号的同学代表本小组进行答题竞赛、做题竞赛、讲题竞赛。每节课结束前,课代表统计各组的积分。
为了本小组的荣誉,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很高,纷纷投入到学习中去,力所能及地为本小组挣分。对于不努力学习、并损害小组荣誉者,本小组的其他成员也会自发地对他进行教育和督促。
这样,学习不仅是学生个人的事,也上升到了小组荣誉的高度。为了集体的荣誉不因自己受损,每个学生都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精心备课,课堂变成学堂
每节课前,我会认真制定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导航,认真编写导学案。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完成导学案。学生在做导学案的过程中,我会走到学生中间,仔细了解学生的做题状况。自学时间结束时,抽查一部分同学的相同题目,进行批改,作为小组学习的竞赛积分。其余同学根据老师公布的答案,对改并订正。对学生掌握较好的部分,老师不再讲授,个别不会的同学,小组内部通过“兵教兵”解决。
这样,把课堂变成了学堂,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老师及时解了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节省了教学时间。
三、信任学生,讲台成为舞台
老师通过走下讲台了解学情,对于大部分学生掌握不好的内容,我先让口才好,并且本题做对的同学上台讲解,最后老师做补充、总结、提升。大家都不会的内容,老师直接讲解。
对于上讲台展示的同学,老师要表扬讲解好的同学,并给他们小组加分,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增强集体荣誉感,提升学习兴趣。
四、生动讲解,学生兴趣盎然
课堂教学改革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但如果以教师课堂上讲解时间的长短来评价课堂,那便走入了课改的误区。在课堂上,高质量的讲解能让课堂变得有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感悟知识的本质。
在讲解《生态平衡》这课时,我说我们不能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否则会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灾难。澳大利亚本来没有兔子,但人为引进兔子后,兔子在澳大利亚没有天敌,兔子泛滥,与牛羊争吃牧草,造成草场退化,牧民损失惨重。
有学生说:“狐狸吃兔子,可以再引进狐狸呀!”
我说,澳大利亚人后来就是按照你说的做的。但是狐狸到了澳大利亚后,发现有一种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鼠袋鼠,体型较小,行动缓慢,比兔子更易捕捉,狐狸不再去吃兔子,纷纷去吃鼠袋鼠,最后竟把这种古老的生物给吃灭绝了,造成了新的灾难。同学们听罢笑地前仰后合。
讲解教材,随时要结合身边事例,让学生感到你讲的内容很有用。今年雨水比较多,我问学生:“明年蝗虫会很多吗?”学生都说会很多!我说:“不对,明年蝗虫会很少。因为每类生物都有一定的生活习性。蝗虫喜欢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这便于它们把卵产在干燥的沙土中,来年容易孵化。今年雨水多,在雨水浸泡下,蝗虫产在土里的卵很容易腐烂,不能孵化。并且现在蹦跶的蝗虫,冬天就冻死了,明年蝗虫自然就会很少了。”学生禁不住感叹:学习生物真有用呀!
学习两栖动物时,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人养殖青蛙,买了好多饲料颗粒,撒在地上,但青蛙们宁愿饿死,也不去吃饲料。他就来问我:我的青蛙宁死不吃饲料的原因是什么?我告诉他:青蛙的大眼睛对静止的物体不敏感,只对运动的物体敏感。他恍然大悟,回去把饲料颗粒换成了爬来爬去的活虫子,结果他的青蛙吃的非常欢实,收到很好的养殖效益。
学生再次感叹:学习生物太有用了!
五、实践活动,学生爱上课堂
如果一味让学生做题、背书,难免会让课堂显得枯燥无味。为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也会带学生走进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中的动植物细胞。我让学生深入校园,开展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生物探究活动;让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原来可以有多种形式,学习并不枯燥。
六、鼓励评价,学生斗志昂扬
为树立榜样,我每个月底都会对综合表现较好的班级、小组和个人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发放荣誉证书或学习用品,拟定荣誉称号,分享小食品等,让先进受到肯定,在班级营造“羡慕先进,争创先进”的舆论氛围,使学生的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
课改永无止境。但所有的课改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学会学习,爱上学习,高效学习。为了这个目的,我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