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教体局党组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锚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行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明显;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以强带弱、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强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管理,加大课后延时服务力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区教体局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省教育宣传十优县(区)、省关工委工作、省卫生先进单位,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全面展示一年来全区教育系统的崭新面貌,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以昂扬奋进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陕州区教体局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在教师节期间举行“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专题宣传推介活动。活动分“名优校长讲管理”“最美教师谈师德”“优秀教师话课改”三个板块,分别选取12名优秀校长、15名最美教师、30名优秀课改教师从不同角度展现我区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旨在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扛起立德树人的神圣责任,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我的课改2.0时代
——陕州区初级实验中学 魏茹俊
犹记得“三维五环”课改的时候,我还是个初入职场的小萌新,看着校园里轰轰烈烈:桌子拉开,小组分好,不停地听课,不停地研讨,不停参加各个学校的现场会,我被这股课改大潮推着快速成长,接受了许多新的观念,学到了很多好的做法,即便是后来“课改”的声音小了许多,但这些宝贵的学习经验都切切实实的留了下来。
课标在改,时代在变,如果课堂还是20多年前的样子,那教育将走向何处?核心素养要落地,新课标要落地,那作为教育的终端,课堂教学就是非改不可。2021年的秋天,陕州区的课改迎来了2.0时代。十余年理论学习的积淀和教学实践的积累让我多了对课改的认可,课改的信心也更足了。课改一年多,我欣喜地发现新的课堂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课堂效果受到了领导及同科教师的肯定,教学成绩也在稳步提升。从各个维度来看,我的这一次的课改算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总结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雅致课堂,系统推进
实验中学是此次课改的实验校,七年级是课改推进的重点年级,身为实中七年级的一名教师,课改,我责无旁贷!此次课改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自主”“系统”。教体局层面给出课改总体思路及参考意见,由各个学校“自主”研讨适合本校实际的课改模式。实验中学从学校实际出发将实验中学课改模式命名为“雅致课堂3+1”并制定了详细的课改操作手册。教科室负责对教师培训,并组织一系列的听课、磨课、评课活动,每一次听课、评课大家都是认认真真地听,实实在在地讲收获,讲困惑,讲建议;政教处负责对班主任培训,并制定考核细则,张贴“英雄榜”,让班主任知道从何处去抓课改;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细致培训,特别是对小组长进行培训,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教务处成立课改攻坚小组督促课改。作为课改最重要环节——教学的实施者,我在学校的系统培训下,在“雅致课堂”操作要领的指导下勇于尝试。一开始,我也是手忙脚乱,但在一次次的上课、反思、改进后,我的课堂慢慢的有了课改样子,这在无形中又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我的课改课也就越上越得心应手。
二、师生共改,激活课堂
课改,强调的是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要如何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第一大问题。想要“演戏”就要有“剧本”,想要激活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精心地备课就成为了更加重要的环节,而只有发挥团队的作用,才能写出优秀的剧本,备出精彩的课堂。七年级英语组团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主人翁的姿态接受课改、参与课改,大胆开拓,勇于创新。
备课时,如何分配教学时间,如何设置课堂教学任务,如何推进分层任务落实,怎样设置奖惩措施,这些几乎成了都是团队小伙伴每天备课必讨论的内容,这样做就是为了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只有学生动起来,才能说明我们的课改有成效。
老师的改变带动了学生的改变。在我的精心设计与引导下,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极大发挥,他们从单向地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习小组建立后,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各司其职,或督促作业,或维持纪律,或检查卫生。对学习小组的培训和使用为我打开了一扇与学生交往的新窗口,我欣喜地发现,原来精心培养一群小助手不仅可以让我的工作倍感轻松,这更锻炼了孩子们的合作、管理、沟通能力。三个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见证了学生点滴的进步与改变。配合学校制定的“军衔进阶制”,我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进行考核:早读背诵,听写默写,课堂展示,组内交流,课后作业,学生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变成了为个人荣誉,为小组荣誉而战的战士!
作为教师,我相信他们学的能力,学的潜力,提供给他们合适的学的内容,学的路径,学的方法。学生我的指导下渐渐学会了如何利用教材,按照导学案的步骤自主预习,预习课上,同学们自主学习时安静、专心;讨论交流时积极、高效。充分的预习让孩子们在课堂展示时胸有成竹,专心的学习让他们在质疑对抗时有理有据。一年多来我的“放手”让学生们有了更多“秀自己”的机会,他们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学生展示从畏畏缩缩到大大方方,学生评价从支支吾吾到客观精准。学生真正成为了知识的捕获者,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三、潜心反思,勇毅前行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此,课后反思也是我在课改过程中特别注意的一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自己每上一节课后都会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一要反思这节课学生的活动是否充分,每一次活动学生是否都能主动参与,沉浸其中;二要反思教学活动的设计、环节安排是否合理,在时间分配上可否更加优化;三要反思课堂上对学习小组及个人的考核是否公平,是否及时;最后还要反思这节课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在不断“反思”中,我逐步改进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大大提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现在,我对课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课改是时代为教师们出的一份考卷,因为时代需要我们通过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我们就是要乘着时代的东风将我们的课堂转变:变重知识的传授为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变“以老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重教学结果为注重教学结果、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的统一,变无差别教育为分层施教,努力使教学活动取得最大效果,努力培养具备优秀素养的中学生!
课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事,也不是某一个阶段要做的事。接纳课改是一种创新,践行课改是一种体验,坚持课改是一种责任。随着课改的持续推进,我将继续坚定信念,深入研究,扎实落实,与课改一起成长,将课改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