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艳,中小学一级教师,2002年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化学教育专业。曾荣获“三门峡市有突出贡献的先进教育工作者”“三门峡市优秀班主任”“三门峡市文明教师”“陕州区优秀教师”“陕州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所带班级曾获“三门峡市文明班集体”“三门峡市雷锋式班级”“陕州区五好团支部”等荣誉。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情动心,以心促行,倾心育人,静候花开,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向阳”。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最苦的岗位。对杨新艳而言,担任班主任,陪伴学生从他们的15岁走到18岁,是一次对青春岁月的重温,是一段忙碌而充实的旅程。她始终愿意和学生一起经历这一路的悲欢,享受着当班主任的幸福。
一、言传身教,精神引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管带什么类型的班级,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几年如一日,杨老师的榜样示范给了学生无声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她的阳光自信,、追求卓越、充满激情、富有爱心也影响着学生,助推着他们的成长进步。
二、以智管理,团体激励
家校合作,共育英才。教育学生,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事,需要家校合作。高一上学期准备元旦晚会时,杨新艳在班级群里发出倡议,让家长给孩子录一段不超过1分钟的视频,鼓励孩子积极备战期末考试。很快就收到全班所有家长的视频,其中一位家长还主动把这些视频拼接在一起,当25分钟的视频在元旦晚会播出时,许多同学都泪流满面。
活动助力,凝聚人心。良好的班级氛围是一个班级整体进步的前提,杨老师通过组织团建活动、播放励志视频等方式,不断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告诉他们奇迹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知道在普通班也可以书写自己的传奇。重新组建的13班,学生基础薄弱,学风不浓,存在心理缺失的同学有6人。班情就是这样,如果她对学生没有信心,那学生就会被她的情绪感染,杨新艳只能想方设法提升班级信心。
曾经开展一次《班长讲班,宿舍长讲宿舍,组长讲组》活动,要求同学们以“我拿什么奉献给我的13班?”为主题,讲各自团队的优势和组班以来的变化。会后,杨老师作了总结发言,并及时在班级群里发了上面一段话。一系列班级活动让学生找到自我的价值,激发了他们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如今的高三13班在6位任课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各个阳光自信、充满激情,成为一个有超强凝聚力的班级,不论考试成绩还是各项活动都能名列前茅。
三、善于赏识,激发潜能
《孙子兵法》有言:“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次之”,一切有效的教育,都是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能力和潜能,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深入他们的内心,发现他们的特长,树立他们的信心,就会催开他们的梦想之花。
13班曾经有这样一位男生,他偷玩手机、经常迟到、上课睡觉,常规的教育方法杨新艳几乎用遍了,可是收效甚微。与家长沟通,开始家长还特别袒护孩子,后来慢慢理解了她的苦心,开始配合她的工作,经过商讨决定让孩子回家参与父母劳动。在家那几天,这个男生每天从早到晚跟着父母补轮胎,工作的辛苦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他主动要求回到学校,杨新艳立刻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他思想上的进步。了解到他很有运动天赋,杨老师鼓励他参加学校运动会,并让他担任13班运动员的教练。他感受到了老师的重视和自己肩上的责任,不仅自己刻苦训练,还耐心指导其他运动员努力训练。那次运动会,他个人取得了非常好的名次,13班也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最近,他又积极参加区级运动会,获得了2金1银的好成绩,比赛让他增强了自信心,在学习上也逐渐找到未来努力的方向。
2018届24班雷某某性格内向,刚入班时了解到他喜欢播音主持,自身条件较好,系统学习过几年架子鼓,但家长不支持他走专业。杨新艳立刻与家长联系,做通他们的工作。2018年高考,他被河北传媒播音主持专业录取,大学期间也加入了学校的乐队,现就职于北京一大型音乐机构做架子鼓教师。赏识自己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也逐渐构建一个充满向心力的集体。
教育就是发现优点,守住优点,发现错误,改正错误,让生命开花结果。“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向上、向善、向阳’,志存高远,未来可期!相信每一个从我生命中走过的学生,在人生的某个旅程回首往事,都能想起一段曾经在我的班级、在陕州中学的难忘时光! 未来之路我还要继续修炼自己的内心,不断增长智慧,用心带班、倾心育人,和学生一起成长,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杨新艳老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