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琴,女,陕州区实验小学教师,从教以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曾荣获三门峡市“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岗位标兵”,市教育系统“119”消防宣传月活动优秀班主任,陕州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所带班级被评为陕州区“文明班级”“反诈骗安全宣传教育“示范班级等,撰写的论文,参与的课题荣获省市级奖励。
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句话是李花琴老师在教育道路上时时响彻的回音,她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李老师从1997年踏上讲台开始,就明白教育工作者是一个用爱心、耐心、关心来赢得孩子们的亲近、尊重和爱戴并最终使他们成长为栋梁之材的伟大职业,在将近28年的时间里,她孜孜不倦地在实践中探索、在教学中创新,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增砖加瓦。
一、以爱为桥 倾心教育
爱心成就教育,李老师深知这不是一句口号。爱心是具体的,琐碎的,它体现在面对学生的每一项工作中。每天,她总是早早来到学校巡视教室,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询问还未到校学生是否遇到事情。在季节变化,天气阴晴不定时,会及时提醒学生加减衣服。班中有一部分为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不在家,缺乏爱与关怀,她常常鼓励表扬孩子,给孩子发文具,也经常帮孩子洗衣服。个别学生由于家长务工较为忙碌,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不够重视,导致知识基础差、底子薄,学习跟不上进度,李老师也乐于见缝插针,利用大课间,主动帮她们补习功课,讲解作业,即使孩子们不理解,甚至有些不乐意,但是等到考试过后,看到他们洋溢着骄傲的笑脸,每个因进步而浮现在脸上的自信笑容,让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作为教师,关心学生就应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十几年如一日,她饱含满腔热血,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
二、激励之名 促进成长
在教学的具体工作中,她一向注重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高年级孩子正值青春初期,他们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肯定与认同,他们渴望老师父母的赞扬与认可。针对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她和班委研究教室设立了一个“荣誉版”专栏,凡是学生有好的表现,就奖励积分卡一张,一周一小评,得分数量最多者为本周组长,一学期一大评,在每个学期结束时,总结一下本学期中获优胜次数最多者为该学期优胜,为该生颁发奖品,并在家长会上进行表扬鼓励。
正因如此,孩子们有了明确的学习榜样和不断进取的动力,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充分发挥了榜样的作用,又形成了自我约束、团结互助的班风,以及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学风。
三、关注细节 成就学生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李老师经常在课间走进班级,关注班级的地面是否干净、桌椅摆放是否整齐、每一节课学生们是否认真听课、每一科的作业是否收齐、课间活动学生们是否安全、是否开心快乐,当发现良好的表现时,及时给予表扬,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班级里形成“人人学榜样”的势头。当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找寻避免学生受到伤害的策略,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在放学后,她的目光总是追随着每一位学生,直至每一个孩子都安全离开。她还拥有一双“火眼金睛”,哪一位孩子今天闹情绪,哪位孩子今天身体不舒服,她都能及时发现。尤其是那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们,她总是用真诚的眼神,细雨温柔地开导学生,有时给予他们安慰,有时进行疏导,有时也会教育孩子们进行自我反思。所以学生们都特别信赖李老师。
多年来,她所带的班级和学生多次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佳绩。2021年全区教育系统“两争两创”中荣获“优秀班集体”;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中总能独占鳌头,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集体”;辅导学生的征文获市、县级奖励;区反诈骗安全宣传教育“示范班级”;全市教育系统“119”消防宣传月活动优秀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优质课赛讲中获区级二等奖;她也多次被评为陕州区“优秀班主任”“班主任标兵”“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参与课题《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获省优秀奖、《小学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画与演的研究》获市级奖励。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她深知:要想在学生管理、学生教育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坚信:只要俯下身子,瞅准前方的路,一心为了学生,一心为了教育事业,倾情注爱,用爱心与智慧耕耘,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期待有一天,她能抬头仰望浩瀚碧空,喜看雏鹰振翅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