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风采> 正文

【教师风采·优秀班主任专栏】陕州区优秀班主任风采展示(二十)——神力路小学卫晓莹

发布日期:2024-02-06 08:46     字体:


t01ebbfa22249a7f3e3_副本.jpg

卫晓莹,女,陕州区神力路小学教师,从教以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三门峡市骨干教师,曾荣获三门峡市“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陕州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所带班级被评为陕州区“文明班级”、“红领巾奖章”二星章集体等,撰写的多篇论文荣获省市级奖励。

图片1.png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卫晓莹的父亲是一名初中教师,儿时受父亲影响颇深,以致于填中招志愿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院校,如今她也已经陪伴孩子们24年了。24年来,她始终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至善至美”的教育理念影响和带动着一个又一个孩子,和孩子们在美中邂逅,在美中成长,在美中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一、爱心育人  美美与共

一个人在童年时得到的尊重、信任和关爱,会成为其贯穿一生的生命底色。悦纳“调皮鬼”蔡康然,疏导“冲动王”卢铭泽,发动各科老师关注“小磨唧”杨浩宸,教“小公主”赵婧雅学会帮助他人,和留守儿童张小小做同桌,抱抱被忽略的大姐姐薛津宜,用读书声把大马蜂送出教室,“开心日”“无批评日”,卫晓莹在日常的琐碎中寻找着教育契机,用一颗爱心走进孩子们的心。

张小小是卫晓莹带一年级时遇到的一个小姑娘,她好动、爱哭,上课的时候小手不是在抽屉里挖来挖去,就是在桌子上扣扣摸摸,仿佛永远不会停下,稍不顺心就会嚎啕大哭,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为了尽快找到原因,她走进了孩子的家庭,原来张小小是留守儿童,父母离异,母亲和继父一起远赴焦作打工,把她留给了爷爷奶奶,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寄居在二叔二婶家,她经常被姐姐欺负,有时候还要帮忙照看小弟弟,哭成了她发泄情绪的唯一途径。于是,卫晓莹和张小小做同桌,带她到办公室写作业,请她到家里吃饭,在课堂上多关注她、提问她,下课带她一起跳绳,孩子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每个孩子都应该生活在阳光里,用爱陪伴孩子成长,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文化育人  美人之美

从2016年起,卫晓莹开始着手编写并实施传统文化班本课程,一二年级《汉之星·听读绘说》培养行为习惯,三四年级《甲骨文十二生肖》追溯汉字源流,五六年级《十二生肖与汉字文化》寻找文化根脉。一本班刊《陌上花开》、一套《十二生肖》写绘,《十二生肖与汉字文化》系列直播课、《传统节日》系列直播课。厚植文化底蕴,传承传统文化,着力培养具有中国灵魂的现代小学生。

每天晨诵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阅读园地”“诗画专栏”“成语小达人”“最美读书人”“悦读阅美”读书交流会、“悦读阅美 鼠我最牛”寒假悦读挑战赛;每书一篇读书心得引领学生阅读,每月一篇教育叙事,警醒自己、感动家长、感染学生;阅读教学示范课、师生绘本阅读直播课、“书海心听”公益绘本课。卫晓莹和孩子们在平平无奇的日子里,收获着小小的惊喜,发生着大大的改变。

三、智慧育人  美行修身

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带一个班级,卫晓莹都会带领孩子们制定班级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引导孩子们做有思想、肯践行,敢承担的班级小主人。学习委员和纪律委员是她的“左膀右臂”,生活委员是孩子们的“后勤部长”,每日领读员带起全班学习节奏,小督导员事无巨细,尽职尽责,窗帘、电脑、关灯、锁门,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人人做班长,班长为人人。卫晓莹还将在校表现和小组积分挂钩,每天一总结,每周一评比,“神秘奖箱”“奖票兑换”“一日班长”“交换同桌”,合情合理的竞争方案和层出不穷的新奇奖励不断激发着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自我修正意识,孩子们就这样一天天进步着,成长着,而我也和他们彼此牵引,共同成长。

四、潜心钻研  至善至美

做一个能读会写的智慧型班主任,一直是卫晓莹最大的梦想。24年来,她潜心阅读,实践反思,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孩子,我完全相信》《清华附小的德育细节》等专业书籍给予了她动力和方法,两节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三篇班级管理案例,几十篇教育叙事,是一个教师对生命的尊重,市级“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区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区级“文明班级”、“红领巾奖章”二星章集体等多项殊荣,是对她前行的鞭策。

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未来,她还会始终坚守初心,默默耕耘,和孩子们一起向美而生,邂逅美好!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