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风采> 正文

【教师风采·优秀班主任专栏】陕州区优秀班主任风采展示(十八)——第二小学李永红

发布日期:2024-02-06 08:01     字体:


t01ebbfa22249a7f3e3_副本.jpg

李永红,女,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现任教语文学科兼班主任。从教17年以来,她爱岗敬业,勤奋踏实,追求上进,努力钻研,曾获得省级示范课、市、区级优质课一等奖。班主任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始终秉持高度的责任感,教育学生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由于工作出色,她多次被评为区、校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先后被评为市、区级文明班集体。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区级或学校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

图片1.png

自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李永红老师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坚持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训练,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在反复训练中使养成教育渗入到学生的脑海中,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她的治班格言是:用爱心呵护孩子的心灵,用慧心启迪孩子的智慧。的管理理念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抓好班级管理中的细节。

一、规范课堂常规,彰显班级特色

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课堂常规训练尤为重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课堂常规中,李永红非常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如:课前准备、上课礼仪、听课坐姿、读书姿势、书写姿势、发言习惯、下课礼仪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是她班级工作的重心。

(一)儿歌明要求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李永红老师充分利用儿歌让学生明确课堂的要求,通过自己设计和平时收集的一些儿歌帮助孩子在松懈的时候振作精神,比如:“坐端正——腰挺直,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仔细听,小嘴巴——不说话,小小手——放腿上”,对学生的各项行为提出具体的要求,落在实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到孩子们的每一个细节。          

(二)抓细节,树榜样

课堂常规的培养在于教学过程中抓细节,细节之处的培养是基础,李永红特别注重教给学生方法,比如读书时,就教学生怎样拿书,读书时站姿、坐姿,以及写字的执笔姿势等,方方面面的细节都进行培养、训练、检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所以在课堂上李老师善于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当学生稍有进步时,她就会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课堂常规的训练是在反复练习中才能形成,所以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李老师耐心地从细节入手,给孩子讲道理,经过不断地摸索、实践,她以课堂教学为组织形式,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全方位的进行课堂教学常规训练,创设了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常规,所带班级多次承担市外及各兄弟学校参观团的展示活动,她本人还进行了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受到了领导及同事的一致好评。

二、构建四角文化,实现学生自治

(一)着力打造“四角”文化

第一角:自治角,标题:我自治,我成长。突显“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制定班级自治管理岗位分工表,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第二角:班风班貌角,标题:我们有风貌,我们有个性。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设计班徽、谱写班歌、制定班级口号、设定班级目标等,激励学生行为规范、好学上进。第三角:班级特色角,标题:我们有特色,我们能做到。李老师选取的是《文明礼仪规范歌》中的第四条:问好,使学生养成“人见人人问好、人人见人问好”的良好行为习惯。第四角:优点墙,标题:我有优点,我自豪。让孩子们守住优点,发扬优点,发现优点,学习优点,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无限放大,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孩子精彩人生。

(二)人人设岗,分工合作

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给每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创造机会,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此,李老师给每位学生设定了岗位,并分好工,通过分工合作,让学生自主管理。在进行班级工作分配时,她的分工很细,语、数课代表各一名,负责收发作业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读书、作业完成情况等。把卫生工作细分到个人,室内,走廊,室外清洁区,教室内的黑板、讲桌、开关、门窗、卫生工具的摆放都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卫生方面的总要求是“快、净、齐”。“快”是指十分钟内必须完成;“净”是干净的“净”;“齐”意思是整齐。每节课后以及放学时,每位同学先进行自检,检查自己座位旁边的地面是否干净,是否有纸屑以及课桌是否对齐;另外每天安排专人检查处理教室和走廊地面的卫生情况并整理课桌。  

纪律方面的总要求是做到“快、静、齐”。这里的“静”是指安静、静心。李老师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课前准备要静心:上课预备铃声响时,学生迅速进入教室静息,待老师来上课,只有静下心来才能集中注意力认真上好课。每节下课以后,首先要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才能做其他事情,并将学习用品统一放置在各自桌子的左上角。

二是间操做到快、静、齐:铃声响起“快、静、齐”, 在班级中建立课间督导岗位,明确分工,一人在门口催促,一人在外面整队,还有一人负责监督学生站队情况,要求学生站队做到三个一,即:一分钟站好,一句话不说,站成一条线。结束集合后,由体育委员带领有序退场,不得随意出队,中途不允许解散,同时,体育委员要记录表现优秀和违反纪律的学生名单,老师利用课前进行班级自治管理积分卡的发放学生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三是课间活动要安全李老师提倡开展有益的娱乐活动,但不能在教室里不做危险的游戏下课禁止追逐打闹、大声喧哗,不剧烈运动,做到“轻声慢步过走廊,轻声细语作交流”。

三、建立科学评价,打造魅力班级

奖励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低年级的孩子是非辨别能力较差,对自己的行为与行为结果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奖励的目的就是对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与行为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价,鼓励孩子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从而使低年级孩子获得荣誉感、形成自律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李老师以《文明礼仪规范歌》为依托,对照《陕州区第二小学养成教育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制定班级自治管理积分卡奖励细则,根据孩子们的表现不定时发放积分卡,及时对学生进行奖励,获得积分卡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每天晨读时表现优秀,能大声用心晨读的孩子可以得分;值日用心的孩子可以得分;主动帮助他人或者主动捡起地上垃圾的同学可以得分,课间认真做操,遵守纪律的孩子可以得分,路队站队能自觉做到快静齐的孩子可以得分,让每一张积分卡都有意义,通过这样的奖励方式,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每天早晨入校后,孩子们都能各司其职,扫地、擦窗台、擦门,倒垃圾,写课程表等等,没有值日任务的学生自觉开始读书,中午到校后也能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班主任真正做到了解放双手。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可能只靠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优秀班主任来苦苦支撑,更多的是靠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共同协助与管理。学生自治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理论之一,创建“自我管理型班级”不仅使班主任的工作既轻松又有实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自理能力,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李老师“新时代”雷锋精神为引领,以养成教育为突破,以《文明礼仪规范歌》为抓手,真正实现了 二小“言有礼、行有序、物有位、学有效”的管理方针和“自治、自主、自育、自学”的自治管理目标

总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今后的工作中,李老师将继续落实养成教育,让学生在点滴中养成良好习惯,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