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风采> 正文

【教师风采·优秀班主任专栏】陕州区优秀班主任风采展示(二十一)——召公小学杨丽

发布日期:2024-02-07 10:23     字体:

t01ebbfa22249a7f3e3_副本.jpg

杨丽,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召公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多次获得区级优秀班主任称号,市级文明班级标兵,市级骨干教师,撰写的班主任论文多次获奖。她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用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为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

图片2.png

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却担着最大的责任,培养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经营着最大的事业;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播撒真善美的种子;承担着最大的任务-----给每一个孩子希望,给每一个家庭希望,给民族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希望。在班主任工作中,她努力进取,用耐心、爱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和教学中,获得了累累硕果。

一、创建温馨和谐的班级文化

每个学期她都会努力营造团结奋进、温馨和谐的班集体,和同学们共同规划班级愿景;制定了班级目标、立下铮铮誓言;制定班规,增强孩子们对班级的认同感;教室墙壁上张贴教师寄语,精心设计板报;建立《学生成长评价性活动手册》,铭记着孩子们进步的点点滴滴;积极开展“勤奋好学之星”、“遵守纪律之星”等星级评选活动,充分实现榜样引领作用;创建图书角,打造孩子们的读书乐园。

她用爱为孩子们营造着温馨和谐的班级文化,让他们以愉悦、饱满的精神开启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在这样的教室里,浓郁的班级文化浸润着学生的心灵、情感,丰富着学生们的思想。  

二、践行自律高效的自治管理

“教育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她始终坚信“正气形成,班风自成,班风形成,学业自成。”而践行自律高效的自治管理,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服务,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营造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推进文明文明班集体建设。班主任必须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培养班组的骨干力量,把班级事务分配到每个人。人人有事干,人人抢着干。早读、早操等日常工作都由班长负责;教室内的黑板报由宣传委员负责,学习由学习委员和各科代表负责,教室的灯有灯长,教室里的黑板由黑板美容师负责……她随时随地作检查指导。这样一来,班内的工作形成了程序化和制度化,各项工作就更能顺利地开展。她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对于班级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想和做法,及时发现问题,用心去和他们交流解决问题。

班级初步形成了‘全员参与+数据量化’的管理模式,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小组加减分制度,对小组进行量化考核,每周对得分最高的小组进行表扬,并分享小组管理的经验。同时也对得分最低的小组提出要求,分数最低的小组要找出问题所在,给出改进的方案,由全班同学监督执行。“一天一检查,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评比”。教室里,他们检查卫生,一丝不苟;操场上,他们督促体训、认真负责;寝室里,他们督促就寝、不厌其烦;食堂里,他们监督光盘、公正不阿。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在六二班里,自治管理已经成为同学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影响和规范他人的同时,也反思和提升自己,从而实现自治管理的目标——自我教育。

班级自治管理将管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学生都学着管理班级,每个学生同时也都受到管理。通过班级自治,学生都有了班级参与感,也都极力维护集体荣誉,“自律”的班级风貌已初见成效。

三、塑造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其身正,不令而行”。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她为人处世的准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她必须带头做到,禁止学生做的,她也坚决不为,以自己的示范、言行取信于学生。清除卫生死角时,首先扒开陈年垃圾;放学了,随手关上一扇门窗;走进学生宿舍,调整一下衣物用品的位置;体育比赛中,及时为学生递上一条毛巾、一杯糖水;学生发烧了,用手测一下学生的额温……诸如此类的细节和动作,都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

班主任要将班内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活生生的人,塑造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全新的人,就要付出最具创造性和高度复杂性的劳动,就要起带头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班级的各种制度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四、营造温暖包容的教育氛围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时,他们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她努力营造温暖包容的教育氛围。关爱患有残疾的他,让求学之路爱意浓浓。陪伴孤独的他,馈赠衣物,暖心话语,让留守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鼓励包容让学困生感受温情的教育。爱让一切变得美好,引领他们向善向上发展。

在每个班里都会有一些学困生,如果把学困生的工作做好了,会让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树立他们自强的信心。“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因此使学困生进步,重新树立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在学困生通过努力取得进步时在给予表扬的同时又要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让他们在品尝成功体验的同时,再次树立起信心。

曾经有个叫阿哲的男孩,各科成绩都很低,曾对学习失去兴趣,任课老师反映他上课几乎不听讲。课下她从多方了解到他爸爸外出打工,妈妈下落不明,只好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活。由于缺乏家庭教育,他上课好动,不爱学习,以前经常受到别人的歧视,日久天长他开始厌学。很多时候,孩子回到家都是自己做饭。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她心里特不是滋味。随后她就不断找机会接近他,找他谈心,天冷时她从家里带些衣物给阿哲。慢慢地阿哲接受了她,上课开始注意听讲,认真写作业。发现了阿哲的这些进步后,她从心眼里高兴,并在班里对阿哲进行多次表扬。以后,阿哲进步很快,孩子也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

无数事实证明,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对他们要有超常的耐心、宽容心和同情心,尽力把他们引导到班集体中来,恢复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融入到温暖的大家庭中,而这样成功用爱转化后进生的例子在她们班不胜枚举。这使她更加认识到:只要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孩子们的天空就会更加灿烂!

五、珍惜和谐融洽的交谈机会

班主任整天和学生打交道。和谐融洽的交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拓宽获得学生信息的渠道,在说服、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能收到巩固和强化学生知行的效果。她会引导孩子们们关注热会热点,生活琐事,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交流;或提出敏感的人生问题供学生思考,给学生以有益的忠告;或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才能予以肯定和赞赏,对偶发事件进行艺术处理和巧妙的引导……

工作之余,她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并积极运用于自己的班级管理中。积极主动的交流让我她和孩子们无所不谈,也让他们的家长变成了班级的坚定支持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她的努力,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