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丽丽,三门峡市陕州区新时代精英学校七年级班主任,英语教师,本科学历,曾获得“区级文明教师”“区级优秀教师”等荣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是她的教育信条。
“孜孜为善,年复一年。静待花开,日复一日。”霍老师用她的工作热情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信任。作为七年级的班主任,她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学习、并快乐成长。”是她事业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她的自律信条。她始终坚信:爱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教育是传递爱的事业。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在班级管理中她始终坚持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通过挖掘学生优点激发学生潜能,和他们同喜同悲、同苦同乐,一起成长。
一、用“尊重”开启学生的心门
有这样一句教育格言:“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才,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人才。”热爱学生才会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良好成材环境。
她在与孩子们共同学习生活中,留心观察发现了每个孩子的“独有”。她让擅长口才展示的孩子,担任展示组长;让喜欢书画的孩子,参加板报小组;让喜欢跳舞的孩子,参加舞蹈社团;让热爱运动的孩子,参加校运会,带动全班同学参与体育锻炼;让爱读书的孩子专门管理班里的图书角,并定期为同学推荐好的书目……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为每个孩子的需要搭设了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显露身手,展示才华,增加自信。从中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她班里还有个别留守孩子,父母常年不在家,孩子初到咋来,天天有其他孩子告状,要不就是乱扔废纸,甚至上课不听讲,各种习惯也没有很好的养成,总是不交作业等很令她头疼。怎样会这样呢?她经过分析,找出原因,制定优化方案。并很快付诸实施。在以后的日子里,她经常找这类孩子聊天,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上课时随时提醒注意听课,每一天放学前,总是单独耐心地辅导孩子把作业做完,并发现他们的优点,用放大镜的方式在全班表扬。从这以后这类孩子渐渐有了改变,作业虽然不能全对,但能按时交了,课下也能和班里的学生和谐相处。
孩子们的转化,让她深刻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爱是多么重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现力。一个表扬,一个微笑,对成绩好的学生是锦上添花,对那些需要鼓励的学生则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简单且美丽;“雪中送炭”辛苦但重要。
二、借“信任”助力学生人格成长
学生需要教师的教诲、关心和爱护,同样需要教师对他们独立意识的尊重。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保护他们的独立意识,培养他们健康人格成长。
国庆节学校组织“邀中秋、庆国庆”诗朗诵活动,由于时间紧迫,班级节目被学校筛选掉了,孩子们大胆的谈想法,提出再给一次机会,并付出行动,紧急筹备,午饭后她陪着孩子们不断的练习。她感到了自己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独立的意识。三天后,在朗诵比赛中,孩子们伴着优美的旋律、声情并茂的表演,从编排到服装和化妆,都是他们自己筹划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赢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掌声。
通过这件事,增强了孩子们的独立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组织潜力,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孩子们取得成绩时,她及时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应对新的挑战。此后,她在班级的重大事宜,如:班级的班风、班训,班规的制定,班委的选举,主题班会的设计,各种体育或知识竞赛的举办等都广泛听取学生的推荐,为学生创造一个个锻炼的机会,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步树立起来了,并发挥实效。
三、以“大爱”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参加工作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她觉得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总结多年做班主任工作的体会。她认为:教师的爱应撒在学生集体中并及时给予关怀,照顾他们的生活,就如家长待孩子一样,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引领,亦是一种言行潜入心的陪伴。在工作中她以全身心投入,以细水长流的陪伴与孩子们共同成长。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亦是光速的成长。
“从心出发,用爱浇灌。”教育是一场爱的坚持。她的目光定格在学生中间,她的身影永远伴随在学生左右。她以责任为名,守护学生的成长;她用真诚打动学生的心灵;用热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她真挚的情感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她是学生心中永恒的太阳!
她相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