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风采> 正文

【教师风采·优秀班主任专栏】陕州区优秀班主任风采展示(三十一)——张汴中心校张清华

发布日期:2024-02-18 10:07     字体:

t01ebbfa22249a7f3e3_副本.jpg

张清华,张汴小学教师,本科学历。从教25年以来,一直扎根在农村,连续担任23年班主任工作。曾荣获三门峡市“师德标兵”,陕州区“感动陕县校园人物”“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班主任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参与的课题荣获省、市、区级结项。

微信图片_20240218150629.jpg

作为一名平凡教师的张老师,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精心耕耘,无私奉献,以高度的育人责任感,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实现着一个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责。

一、用无私的奉献去诠释教师本色

源于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源于对崇高理想的勇敢追求,她二十余年如一日,在工作中默默奉献。因爱而舍,因勤而舍,爱的是自己认准的事业,勤的是自己找准的坐标,而舍的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多年来,她不计时间、不计报酬,专心致志地关注着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不管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节假日只要孩子们有疑难问题,她都会放下一切工作,耐心细致地用视频、钉钉等多种形式给孩子们解答。每天和一群小可爱们相伴左右,也是她最最幸福的时光。早上到校孩子们用朗朗的书声开启新的一天,午餐后和孩子们一起到操场活动放松,午休时间或陪孩子们一起酣睡或一起学习,写作业,对学生的关爱从点滴、细微处流露。

二、用爱的心泉塑造美好的心灵

在师生交往中,她的善解人意,幽默随和使学生愿意亲近,乐于接受教诲,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指出的缺点、错误。同时,她的赞许与激励也鼓舞起学生的上进心。在课堂上她严格要求成为他们的师长,在课余,她与孩子们平等相处成为他们的朋友。农村学校的学生留守儿童较多,需要老师更多的照顾和关爱。班里有孩子经常衣着单薄,她找来小侄女和朋友家孩子的衣服给她们添加和换洗。下雪了,爷爷奶奶接送不了,孩子不能到校上课,她借来同事的自行车骑上车子多次接孩子到校;在办公室给孩子洗头发,洗脸等。慢慢地这个小女孩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学习上突飞猛进通过努力已经由学困生转变为学习明星,老师们都为这个孩子的变化而感到高兴。

三、用绿叶的情怀来编导自己的课堂

只有共鸣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和创造。在新课改的研究中,她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融入于日常的教学。力争创建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坚定学生学习的意志,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形成共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教学中,集编、导、演于一身。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索、体验式教学。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她在课堂上课堂把各种学习任务改为游戏方式呈现,使孩子们学得愉悦而高效。

四、用赤诚关爱点燃希望之光

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用爱和温暖呵护每一位学生,是张清华班主任工作一直的坚守,因此,她会在新学期和每一个学生交流谈心,“温声细语”是她教育每一个学生的特色。对心理自卑的学生,她怀柔、尊重、关怀备至,帮他们树立信心;对沉迷手机、游戏的学生,她耐心、细致劝说引导,让他们迷途知返;对那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她总是嘘寒问暖,让他们感受到父母一般的关爱。“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棵小树苗,都需要老师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她把这一信念深深的记在心里

五、用真诚携手家长合伙培育未来接班人

在家校共育中,她和家长们积极沟通,建立起了密切而友好的关系。她常常通过和家长们面对面地交流,帮助家长共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和困惑。开设家长课堂,邀请家长走进班级,将自己所喜欢、擅长、了解的领域介绍给班级的孩子们,不仅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也让家长们更多地参与到了班级的活动中,增强家长对班级建设的认同感。

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张清华以平凡和朴实,诠释了一份师者的责任和荣光。相信今后,她会继续在教育岗位上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用心耕耘,用爱收获,静静享受教育的幸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