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风采> 正文

【教师风采·优秀班主任专栏】陕州区优秀班主任风采展示(四十)——观音堂中心校李少江

发布日期:2024-02-20 10:01     字体:

t01ebbfa22249a7f3e3_副本.jpg

李少江,男,本科学历,现任教于陕州区观音堂镇中心学校,中小学二级教师,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陕州区骨干教师,多次被评为观音堂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图片1.png

班主任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呵护者、人格灵魂的塑造者、素养能力的培养者、人生成长的引导者,班主任承担着学校最基层管理单元——班级的管理治理任务,班主任是联系学校、任课教师、家长、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李老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爱生,将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立德树人有机融合,引领学生幸福快乐成长。

一、一颗爱心给学生

爱是教育的底色,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本色,他把它涂在内心的最深处。爱教育,爱学生一直是他多年来不变的心灵坐标。

班里有个女孩张某,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只要站起来就紧张,一个字也说不出,同学们都替他着急,她也成了班里有名的“胆小生”。李老师帮助她练习胆量,从课上提问一些容易的问题开始,并且私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一段时间后,就试着让她带着大家朗读。她竟大胆的走上讲台,而且毫无羞涩的读了起来。同学们也很激动,在她的领读下,都放声的读了起来。这以后语文课上的展示发言,她也能够大胆的走上台来。

班里的徐某是个单亲孩子,父亲也失去了劳动和教育能力,跟着奶奶生活,家庭也比较困难,这就塑造了他内向、孤僻的性格。针对他这些特点,他主动找孩子聊天、谈心,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学习、生活上时刻注意提醒。后来在一次闲聊中,他对李老师说:“老师,我曾经以为你很凶,所以都不敢跟你说话,其实你很亲切”。

如古代教育家所言“亲其师,信其道”。 正是这样,他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学生,积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情况,用亲近和信任来沟通与学生之间的感情,用爱的暖流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之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

二、一颗诚心给家长

他用真诚架起了一座与家长沟通的桥梁,用真诚感化了他们,影响了他们。“把孩子交给他,我们放心!”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去年班里有个兰某同学,性格十分内向,很少与人沟通,父亲长期在外地务工,只有母亲在家,疏于管教,后来沉迷上了游戏,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经常以各种理由请假,学习成绩不断下滑。他了解到孩子的母亲文化层次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也缺少有效的方法,孩子身上出现了问题也不会主动与老师沟通。他立即找孩子谈心,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和家长交流,不断进行家访,找到症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使孩子的问题逐步化解。他说:“山不向我们走来,我们就向山走去。”

学生年龄小,在校的一举一动,都牵连着父母的心,对于家长的来访及要求,他总能耐心倾听,换位思考,尽量满足,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设身处地为家长计为学生计,急家长之所急,想家长之所想。

家校合力,携手共育。为了让家长放心,他用各种方式了解每个家庭的教育环境,通过与家长谈心、交流,相互配合,形成一股力量,在教育方向上保持一致。控制、消除不良的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教育学生,发挥了家校共育的力量。

三、一颗安心给自己

 他觉得一个人,要想做好一份工作,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安心,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只有安心于本职工作了,才会有好的心态,有好心情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所以多年来,他砥砺前行,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着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学生的爱戴。即便如此,他也丝毫没有懈怠,坚持立足实际,认真搞好教学,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他无悔的青春。正如他信守的教育格言“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本班各科任老师的密切合作,互帮互助下,他带领的班级学科成绩优异,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班风正学风浓,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优秀团体。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