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硖石乡硖石村坚持把党建引领村民自治作为强化乡村治理工作的重要支撑,结合本村实际和形势发展需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通过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
(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完善自治制度建设。
硖石村坚持发挥村党委轴心作用,强化村级自治制度设计,务实推动“红白理事会”制度建设,推进党建引领村民自治聚能量、添动力、增活力。一是抓实村民自治公约。严格规范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将红白事宴请餐数、餐饮标准等约定事项写入其中,为村级“红白理事会”建立和工作提供根本制度遵循。二是强化组织建设,完善制度衔接。建立会长、副会长、理事为主体的组织架构体系,会长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两委成员”兼任副会长,将“思想好、威望高、能力强、热情足”的党员、群众吸纳为理事及成员,建立了村“两委”负责,理事成员包保制度和村民代表网格化管理制度,建立一贯到底的制度落实体系。
(二)完善工作机制,焕发文明乡风新气象。
硖石村面对乡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持续强化“红白理事会”工作机制建设,推进文明乡风的养成。一是完善工作机制。硖石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全体党员干部、村委会工作人员带头执行章程。通过自加压力,抓好关键少数,影响大多数,推动了红白理事会工作的全面展开。二是建立全程服务机制。对村内喜事设定每桌饭菜最高标准,礼金不超过200元;村内白事免费提供碗筷、灶具,取消请厨师订菜环节。红白理事会对村内每场红白事进行全程“跟踪”,切实做到管理、监督、服务“一条龙”。
(三)持续宣传引导,推动文明村风深入人心。
一是理事会号召全村党员志愿者积极带头实行“喜事新办不攀比,白事简办不迷信”等移风易俗相关规定,自身示范的同时,督促其他群众破除陈规陋习,破旧立新。二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专题宣讲。在村内宣传栏、文化墙张贴移风易俗小知识,悬挂宣传条幅,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不断提升广大村民对红白理事工作认识的程度,解决农村自治动力不足、参与不够等问题,让全村成为红白理事工作的受益者,在全村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四)示范典型榜样,让移风易俗“人人倡导”。
理事会不断加大典型案例推介力度,增强示范带动效果。常态化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树立鲜明的价值坐标。将人物事迹展示在大街小巷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方,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影响群众、带动群众,最大程度得到群众认同感,引导群众向先进典型学习,放大社会正能量,深化道德模范。